初夏,苏白两堤,花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蓝天白云,青黛含翠。此时走在堤上,你在被眼前景色惊叹之余,更感心旷神怡。
一湖秀水映蓝天,这是最佳的人居环境。
为建设山清水秀、天朗气清的生态环境,杭州一直在努力。
去年以来,我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和“两美浙江”示范区目标指导下,以G20峰会保障为圆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实施“五水共治”、“五气共治”,强化环境安全保障能力,深化环境保护服务水平,持续为杭州环境的美化推波助澜,效果明显。
杭州PM2.5平均浓度连续三年下降
去年的365天中,杭州有242天是空气优良天
杭州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无钢铁生产企业、无燃煤火电机组、基本无黄标车的三无城市
主城区已消除黑臭河 西部四县基本实现全域可游泳
治气篇
空气质量好不好,数据来说话。
杭州从2013年开始监测、分析空气中的细颗粒物,也就是PM2.5的浓度。
今年1月-5月,市区PM2.5平均浓度61.5 微克/立方米,与2015年同比下降7%;与2014年同比下降14.6%;与2013年同比下降19%。一年年的数据对比,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杭州的空气质量在逐年改善。
2015年的365天中,杭州有242天属于空气优良天,还出现了连续150天的PM2.5达标天数。
这些成果都得益于全市在“五气共治”方面的努力。2014年以来,杭州抓住举办G20峰会契机,坚持“四最”标准,追求“极致治理”,强势推进“五气共治”(燃煤烟气、工业废气、车船尾气、扬尘灰气、餐饮排气),啃下了一批“硬骨头”,治气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杭州已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无钢铁生产企业、无燃煤火电机组、基本无黄标车的“三无”城市,这在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型发展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全市燃煤火电机组“清零”
加速淘汰和治理大、中、小燃煤锅炉。完成了萧山电厂、半山电厂燃煤机组关停,实现全市燃煤火电机组“清零”;在2015年淘汰3225台燃料小锅炉的基础上,到今年6月份前将继续淘汰600台;关停10蒸吨/小时以上工业燃煤锅炉8台,完成清洁化改造35台。
杭州环保努力以最高标准把燃煤治气工作做到极致,得到环保部领导的充分肯定,认为杭州经验值得全国借鉴。今年将全面治理“燃煤烟气”,开展高污染燃料锅(窑)炉(含导热油炉)的淘汰或清洁化改造,完成集中供热热电企业尾气提标改造。
工业废气治理倒逼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整治前的半山和北大桥地区是杭州市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化工、冶炼、制药、印染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企业高度集聚。通过先后两轮的半山和北大桥综合整治,杭钢半山基地关停、五六百家企业关停搬迁,这样集中式的连片关停污染企业,在杭州市的环境保护史上尚属首次。
今年全市将继续大力整治VOCs(挥发性有机物),计划削减VOCs 排放量3000吨以上,1-4月已完成VOCs污染整治企业106家,削减VOCs排放1000吨。
“组合重拳” 强力推进车船尾气治理
根据杭州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 PM2.5本地来源中:机动车对市区环境空气中PM2.5浓度的贡献占28.0%。
因此,全市采取了实行机动车增量控制、加强车辆源头管理、实施限行禁行措施,基本完成黄标车淘汰,督促市区储油库落实油气回收、推进公交车清洁化等“组合重拳”、率先探索设立环西湖景区“低排放区”、强力推进治理车船尾气治理。
全市累计淘汰黄标车22.66万辆,淘汰总量居全省首位。今年4月1日起,又在全市实施机动车国Ⅴ排放标准。
多管齐下强力推进扬尘灰气治理
今年第一季度,我市共督查抽查在建工程项目数2862个,签发限期整改通知书2039份,签发停工通知单108份。公示不良行业70家,责任人420人次;同时利用物联网管理应用平台加强监督管理,截至4月底,累计1046个工地已安装工地可视化管理系统并接入监管平台,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加快混凝土搅拌站改造,截至目前,混凝土搅拌站完成绿色改造并通过验收80家,计划6月底前完成全市(含区县)所有119家混凝土搅拌站绿色改造,全年至少减少2250吨的粉料颗粒物飘向大气中。
强力推进餐饮排气治理
杭州市区PM2.5本地来源中,餐饮油烟贡献占5%左右。2010年以来,上城区结合区域特点,以辖区内敏感饮食业及规模较大的宾馆服务行业为重点,积极探索油烟污染的监管新模式,推广餐饮业油烟防治污染设施在线监控技术。2015年底上城区开始升级打造油烟在线监测2.0版本,即对餐饮企业的油烟从定性的监控到定量的监测,现已对全区三星级以上宾馆25家餐饮企业进行了试点安装,累计在162家餐饮企业实施安装了在线监控系统,有效控制了油烟带来的大气污染。
去年全市餐饮油烟立案89件,整改351件;今年1-4月,餐饮食业排污等违法行为立案17件,整改50余件,教育劝导150余件;教育劝导无照占道经营16712起、大排档3608起,立案查处2400件、218件(大排档);加大违法排污和露天焚烧生活垃圾查处。
除了五气共治以外,市环保部门不断强化环保科技支撑。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大气污染整治科学研究,并取得了较好成果,已完成并发布了两轮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在省内率先完成工业源清单的调查研究,探索应用激光雷达等先进技术监测灰霾等,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治水篇
2013年,我市出台《杭州市“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 ,开始实施“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其中治污水成为重中之重。
几年的铁腕治水,杭州成绩斐然。
五水共治以来,杭州将水体治理与岸上治理同步,坚持水岸同治、标本兼治,把“五水共治”与“三改一拆”、“四边三化”、“腾笼换鸟”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重整城乡容貌,倒逼转型升级,修复生态,真正实现了长效治水。
在全市纳入监测的1845条河道中,优于V类水质比例同比上升25%,市控以上功能区断面水质达标率同比上升10.6%。钱塘江成为全省8大流域中第一条率先全线达到III类的河流。西部四县(市)基本实现全域可游泳。
2015年,市统计局2600多个调查样本显示杭州市民对“五水共治”知晓率达到99.2%,满意率平均80%。根据省治水办的通报,今年1-4月,我市“五水共治”项目投资完成率达41.1%,居全省第4。其中抓节水、河湖库塘清污(淤)等工作名列前茅。
治污水:
“治污水”作为“五水共治”的大拇指工程,去年以来,杭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污水零直排”工程。
采用截流沟、渠、井、闸、生态床等方法进行排污口整治,消灭排污口近8000个,整治沟渠、池塘1196个。七格污水处理厂进水量增加10万吨每天,作为全市河道晴雨表的运河出境断面较上年全面改善。创新“河长制”杭州模式,采取智慧治水、“政企民”线上线下联动、媒体深度监督等,通过推动全城全域全民治水。
今年,全市围绕“清、挖、截、治、建、管、民”七项重点工作,深化落实好治水举措,累计要完成清淤方量1030万平方米以上。同时,开展了保障G20“治水一号”联合执法督导行动,严查各类涉水问题。
富阳造纸企业从237家关停到112家,吨纸耗水由过去20余吨降到现在8吨,产品从过去低端白板纸发展到现在的高端药用食用等纸品;建德化工从42家关停到15家,且全部入园;萧山印染吨布耗水量下降25%。全市完成存栏50头以上养殖场(户)污染整治558家、关停400家。
防洪水:
经过努力,全市工程建设任务全面推进,三堡南排工程投入使用,强排能力达到200立方米/秒,一天可抽干1.5个西湖。其中桐庐县富春江治理工程3年计划建成堤防11.68公里,已全面完成;余杭苕溪北塘加固工程,3年计划加固堤防29.6公里,目前已全面完成。
排涝水:
我市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按照“工程建设一盘棋”的要求,统筹各部门及区、县(市)形成合力积极推进排涝工程建设,通过实施水利骨干、河道治理、重要入城口整治、涉铁桥涵治理、住宅小区积水治理、道路积水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七大治理工程“排涝水”,基本实现“主城区短时强降雨积水及时排除,道路交通不中断,居民家中不进水”的目标。
保饮水:
战略备用水源闲林水库下闸蓄水,城区备水能力从1.5天提高到8天;九溪、祥符水厂全面改造,千岛湖配水工程全线开工;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已完成20.57万人;超额完成新建供水管网380.3公里、改造供水管网188.4公里。
抓节水:
全面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完成节水型小区、节水型企业创建;年度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在5%以上;超额完成喷微灌新增面积3.2万亩;超额建设屋顶集雨收集系统719处,完成“一户一表” 改造3.3万户,节水器具改造5765套任务。
百日执法篇
“百日执法”重拳出击 违法企业无所遁形
今年启动“百日环保执法”专项行动以来,市、区(县、市)两级环保部门迅速部署,开展了密集的夜间突击执法、双随机执法和部门联动执法,用“五个一律”打击环境违法企业。
目前,专项行动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75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89件,罚款560万元。实施按日计罚1件、停产限产32件、查封扣押42件。移交公安部门行政拘留11件、刑事犯罪4件,已拘留10人。其中一家企业还通过媒体为自己的环境违法行为向公众道歉,有效地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当前,首要任务是紧紧围绕办好G20杭州峰会,按照“四最”要求,统筹落实好环境质量保障任务,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要求再严格、力度再增强、成效更明显,确保峰会期间杭州市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向世界展示杭州优质安全的生态环境,为G20峰会成功举办献上有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背景色”。
全市环保系统将始终坚持咬定目标不动摇,精准发力补短板,驰而不息抓治理,确保“十三五”杭州环境治理画上圆满句号,让市民群众有更多的优质环境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