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一社一品工程 石桥居民争当家园建设主角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6-05-28 19:06   

智慧养老服务

一张门禁卡不仅能刷脸开门,还实现了住户个人信息、水电费缴纳等信息的储存;

一块液晶屏可完成缴电费、电话费、宽带费等手续,还可以购买火车票和飞机票;

一套车辆刷卡系统,把传统的车辆进出刷卡系统提升至视频识别车号、计时系统……

杭州下城区石桥街道石桥社区倾力打造的“智慧e家社区”,让居民们充分感受到了“智慧”生活的乐趣和便利。

石桥社区的“智慧e家社区”只是该街道开展“一社一品”目标提升工程的一部分,街道下辖的9个社区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释放社区的发展潜力和活力,街道根据各社区不同的特点和居民实际需求,以社区为单位,精耕细作“一社一品”工程,在推动社区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的基础上,突出居民自治,培育和打造各具特色的精品社区。

亲子活动

“老漂族”在学杭州话中融入杭州

新建商品房小区的居民普遍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华中社区从“老漂族”为着眼点,致力于寻求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契合,把社区打造成富有文化活力的“共同体”,华中“新杭爸杭妈”社团应运而生。

上门陪聊、结对走访、健康咨询、心理咨询、社区融入等志愿服务,亲情结对、“五湖四海”联谊会、异地“养老医保咨询”、长者健身操、方言学习课堂等主题活动,成了老漂族们重拾生活乐趣、摆脱精神困境的良方。

在方言学习课堂,社区不仅开展杭州话宣讲,还通过建立方言角、方言读书会等方式,既让他们能在学会听说杭州话中融入杭州,又有家乡话交流的空间。

老漂族是外地来杭帮子女带孙辈的,代表的是一户人家,通过他们,社区把居民紧密联系起来。社区根据居民多是刚成家的小青年、处于孕产育高峰期的特点,以社区“新青年会所”、“青春健康教育基地”为依托,围绕青春健康教育、优生优育、婚姻家庭辅导等主题开展活动,不仅牢牢地把居民凝聚起来形成了社区发展的合力,还打响了“三优标杆社区”的品牌。

老年文艺活动

“银龄宜居”社区让老人安度晚年

“社区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石桥街道2004年8月才成立,社区品牌建设更是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石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姜利民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在党委的主导下,各社区立足实际,不走形式,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

小行动也能汇聚大磁场,天堂园社区把打造“银龄宜居”社区的理念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积聚起强大的力量,为破解“老龄化社区”的难题注入养分,自觉承担起社会养老的责任。

天堂园社区是老厂区宿舍集聚社区,老龄化程度特别高,社区以项目化服务管理为载体,多渠道提高与完善为老服务水平。

通过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建立特困、孤寡、空巢、卧床等特殊老人的“银龄”档案,开辟“银龄老人就医绿色通道”,大力培育辖区养老性公益组织,开展“爱心理发室”、“老人洗衣坊”等特色服务。

同时发挥社区自治网格和楼道居民骨干的强大作用,借助“邻里节”,“九九重阳节”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社区“七彩夕阳,乐享生活”的养老氛围,为辖区老人安度晚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居民志愿者巡逻

“慈孝文化”维系居民共同价值观

“半山脚下,上塘河畔,有我们美丽的家园;小楼林立,推窗就能互相问候;街巷整洁,开门就是邻居的笑脸。这里是老人的乐土,这里是幸福的港湾……”永丰社区一居民自己创作的歌谣,真实地描绘了一幅安居乐业的和谐画卷。

近年来,永丰社区把“慈孝文化”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创新慈孝文化平台建设,在河边种下“孝亲林”,建立“慈孝文化园”等景观设施,开展“社区里的故事”、“慈孝事迹道德讲堂”、“优良家风家训传教”等形式多样的社区慈孝文化活动。

如今,慈孝文化已成为社区居民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上慈下孝等风尚已成为社区每个家庭的常态。

如果说永丰社区是一个自然村整体转化而来,有着天然的纽带,那么,将环保低碳理念融入社区建设中,积极创建“绿色生态社区”的景安社区,靠的就是“蚂蚁啃骨头”的韧劲:

设置绿色环保宣传墙、环保书柜等多形式载体;

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带领居民群众全方位开展社区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等多项整治行动;

建立环保志愿者队伍、设立社区居民绿色出行、社区环保大讲堂、“温馨花园”等绿色生态项目活动……

潜移默化中,绿色环保作为一种社区文化,逐渐变成了居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

街道党工委书记表示,通过打造精品社区,吸引更多的人主动参与社区服务,不断提升居民对社区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这是石桥街道开展的“一社一品”目标提升工程的初衷。

石桥街道将进一步探索,让小区居民逐步成为家园建设的主角,为社区和谐发展注入更多生机。

来源:杭州网  作者:通讯员 张砚春  编辑:王剑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