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优雅
离西湖300米的思鑫坊
重塑复古民国风
思鑫坊历史街区 记者 夏阳 摄
在西湖边静静伫立了百年的思鑫坊,东起孝女路,西至菩提寺路,南起学士路,北至天长小学南围墙。它和承德里、萱寿里等3个街坊,以及寒柯堂、列贤堂等7幢独立别墅等,组成了杭州规模最大的石库门建筑群落,是杭州近代建筑文化的代表。
民国时期,思鑫坊是杭州城里的高档洋楼之一,余绍宋、宋延华、何柱国、胡藻青、李茂之、潘尊行、张惠衣、胡海秋等名士官商,都在这里住过。
在之后的岁月中,这里开过马路市场、花鸟市场,也经历过“破墙开店”的热潮。这些年,思鑫坊成了闹市里的“城中村”。从菩提寺路拐到承德里一弄,短短几十米的弄堂里,有好多家无证餐馆;违建的雨棚上堆满了各种垃圾。以前的高档地区,业态杂乱,破败不堪,一度是湖滨街道、工商、城管头痛的“老大难”。
去年11月,思鑫坊的原住民终于迎来了提升改造工程。先是整治了所有的无证餐饮,带走了困扰多年的烟火油污,然后结合历史建筑特点,对特别有文化内涵、历史记忆的重点建筑进行优化。
保存思鑫坊原有的“一巷一弄”的格局,立面主要采用清水青砖墙面和近代里弄式石库门装饰;同时,沿街住宅建筑适当增加木门窗、马头墙等元素。重点建筑用传统木格扇门窗,其中部分是原物整修保留使用,部分复制补配。
5月25日,走在学士路、孝女路路口,黛瓦、青砖、石门框,乌漆大门、雕花门楣、铜质门环……一股浓浓的民国风迎面扑来。在“思鑫坊”三个大字的墙门下,三位身着旗袍的美女,撑着伞,缓缓走来。
一袭紫色旗袍的潘女士,是思鑫坊的原住民:“我姑娘儿的时候就住在这里,现在40多岁。前几年,这里真是又脏又乱又差,整治后住得很舒心,很多商家也看中这里,以后发展肯定还会更好。”
思鑫坊32号是原住民陈谅闻的家,现在作为民国风光的样板房展示。“虽然我现在不住在这里,但偶尔回来感觉真好,老派风情,满满的幸福感。真的,这次整治后,我们这些当地居民更知道要保护这块好地方了。”
今后,思鑫坊历史街区将作为保留和传承杭州历史文化风貌的文化风情街区进行规划,打造成生产集约、生活宜居、生态优美的民国风貌体验街区,也将是西湖边独有的文化秀场。
如果你想了解思鑫坊的历史,也可以到百年思鑫坊历史文化陈列馆看看。地点就在学士路跟孝女路交叉口,开放时间:非节假日每周一到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2:00—6:30;10人以上请至少提前一天预约。
在这里,我们只是以西湖和钱江新城为重点,选取了部分整治行动、提升改造工程的阶段性成果。事实上,更多让我们生活得更好、更舒心的变化,每一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
向所有为G20峰会、为杭州默默努力的劳动者致谢,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