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道会“呼吸”的墙,一个巨大的停车“井筒”,在完成综合整治后,刚刚亮相的密渡桥路名气蛮大。
“呼吸”墙在密渡桥路莫干山路口,乍看之下是一个4层的立体停车库,外立面“种”上了大片绿化。
“总面积600平方米,4万多盆植物,是一个地上地下的生态景观系统。”拱墅区城管局副局长邵俊波说,站在景观墙下的人行道,他倒了半瓶水在地上,不到20秒,地面的水被吸收了,“这么能‘喝水’,是因为一套聪明的系统。”这次整治,密渡桥路(湖墅南路—莫干山路)段,人行道1800平方米用了新型生态材料——仿花岗岩硅砂滤水砖。这种砖头的渗透性非常好,雨水可以轻松透过砖头。砖头下,是6个共计18立方米的雨水收集池,雨水在这里储存以及等待。当生态墙上的花草“渴了”,水泵会将蓄水池的水抽出来,输送到花盆底部4万多根细管,实现自动灌溉。整个过程,完成了“海绵城市”的生态理念。
把立体车库的外立面变成聪明的生态墙,只是密渡桥路综合整治工程的一部分。历时5个多月的整治工程包括地下停车场库建设、公园提升、平路、彩化、绿化、亮化、人行道改造、四清、清保笼、立面整治等10大工程。
针对市政府、武林商圈周边停车难的问题,密渡桥路和湖墅南路交叉口西北角,建设了一个大型井筒式地下停车库。这个“大井筒”外立面是乳白色的雕花墙,露在地面上只有两扇不锈钢大门和工作房。可就是这么一层小楼,地下却深挖了33.5米,能“塞”进119辆车子。这是杭州首个井筒式地下停车库,全国最深的井筒式立体车库,平均每辆车的占地面积约1.2平方米。今后停车的时候,车主只需要车头朝着车库内直接开进车位。取车时,电脑会控制载车板,将地下隧道的车子转向90度送回地面,整个出入库90秒完成。在完成验收后最快4月底投入使用。
这种“向下”的停车方式,是破解城市停车难的一种新思路。
从去年10月开始的整治,这段728米的城市道路,在建设了一批实践性、实用性设施的同时,也添了许多漂亮的小细节。道路周边新建、提升了3000平方米绿化,沿线范围内围墙全部打开、卷闸门全部取消、保笼全部隐形,将凌乱的杆线、通信箱体合一。同时,把花儿“种”到了居民空调格栏、人行道、隔离带上——等于增加了多个开放式的街头“口袋花园”。
据拱墅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重在管理,将根据季节变换和植被自然生长周期,持续实时关注苗木生长和花卉花期的生长情况。同时,将密渡桥路新建的亮灯设施统一纳入政府一把闸刀管控,本着节能的理念,仅在节假日、重要节点进行亮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