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支“杭州市国际友人志愿服务队”近日成立,20余名来自美国、俄罗斯、意大利、韩国、乌克兰、印尼、刚果等国家的留学生及外籍教师志愿者穿上了红马甲,助力G20。 记者 李忠 摄 日前,杭州市社会科学院、杭州日报社邀请有关人士围绕“当好东道主,办好G20”,探讨进一步推进杭州文明城市建设水平,本报摘要刊登部分精彩观点——
卢显林(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杭州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推进,大型国际会议越来越多,对杭州市民的公共文明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杭州要抓住举办G20峰会的历史机遇,以日常生活中最能体现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软实力”的文明出行、有序排队、不乱扔垃圾、礼貌待人等行为为突破口,努力打造“最文明”杭州。
方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城市治理与立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文明的话题维度多元,既有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也有基本文明与发展文明;更可细分有语言文明、行为文明、交往文明、家庭文明、环境文明、仪表文明等等。文明形象见诸个体,但推动力在单位;文明建设依赖于个人,但更仰仗于公务员、师者、长者、社会精英的守法与自律示范。
孔陈焱(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博士):
市民对城市发展过程中显露出来的问题,有越来越一致的普遍认识,只是具体操作中还有些问题要解决。要坚持从观念,到行动,到制度保障,到法治规范的全面多方推进;要坚持从市民习惯养成开始做起;要从政府机关公务人员在公共文明领域的带头表率做起;要坚持落实。
郑 煜(杭州电视台主持人、编导):
对于目前杭州交通出行文明中的不足既要促进常态化执法,也要施以恰当的引导和激励,应该举办类似“你眼中的杭州人”或“杭州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社会大讨论,形式可以多样化,让每个人都反思在杭州生活出行,究竟怎样才是一个文明的杭州人。
黄俊尧(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副教授、博士):
城市公共文明规范的落地不能仅仅靠自上而下的宣传灌输,更有必要开展公共领域中的广泛讨论,让不同群体产生直接体验、情感共鸣和理性认同。这既是一个社会自我教育、引导、传播的过程,也是城市文明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使公共文明规范得以普遍知晓和内化。
蓝蔚青(杭州市决咨委委员、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
垃圾分类投放不到位的问题普遍存在,不花大力气抓好垃圾分类投放,再好的设备和运作模式也可能低效运行。垃圾处理的方式和水平,是检验城乡管理水平和公民意识、公民素质的试金石。以办好G20峰会为契机,把“不乱扔垃圾”提升到“自觉严格分类投放垃圾”,应该成为当前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抓手。
龚上华(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教授):
近几年来,杭州市公共环境卫生取得了可喜成果,但隐性空间治理尚不尽如人意。在一些社区,使用功能为储藏室或者自行车库的隐性空间存在大量垃圾,积数年无人清理,需要下大力气加以整治,通过有效的宣传引导让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公共环境治理中来,同时落实好产权单位的责任。
米晓莉(知名礼仪培训师):
我是一名礼仪讲师,一直以来我都愿意身体力行地去推广礼仪。每个市民都愿意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有礼貌的行为,通过不断学习和坚持礼仪才能根植于我们的内心而外化于行为,所以好习惯是可以培养的。建议在市民中开展学习礼仪活动。
张叶平(笕桥街道天新社区党支部书记):
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是个漫长的过程,我们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在人际交往和公共场合,一些市民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现代城市文明还有距离,我们还存在很多成长的烦恼,每个人都要为城市文明进步尽一份力,我们的城市文明程度才能有更好的提升。
(文稿统筹: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