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安处幸福乡 杭州拱墅探索养老2.0模式纪实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6-02-02 07:31   

身心安处幸福乡 杭州拱墅探索养老2.0模式纪实

护理培训

身心安处幸福乡 杭州拱墅探索养老2.0模式纪实

老年产业园开园

    “一张床,三顿饭”,这是以前许多人脑海中传统的养老模式;经济困顿、孤单心酸,这是以前许多人脑海中想到“养老”二字而产生的联想。

    事实上也是,随着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全社会都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每一个家庭都有老人,每一个人都会老去,“养老”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足的今天,老年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今天的老人,不单单满足于吃饱和穿暖,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精神上的关爱、完备的医疗保健服务和健全的社会养老体系——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老人世界”。我们做好足够的准备了吗?

    对这个问题,起码,杭州市拱墅区可以大声地说:不能说准备得最充分,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努力的结果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还有每年数百个参观取经团的赞叹。

    近年来,面对养老新形势、新局面,拱墅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全面创新养老事业,创新推广养老模式,大力推动项目建设,创新提升养老服务,逐步推进智慧养老。到2015年底,建有养老机构9家,总床位数2538张,年增幅60%,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86家;居家养老服务站92个;老年食堂61家;理发室38个;探索利用“互联网+”,实现智慧养老新突破……

    生活在千年运河边的老人们,现在同样可以大声地说:我满足,我幸福。不只是因为有一家家功能齐全的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或者是一处处宽敞明亮的敬老院,一句句关切的问候和一张张温暖的笑脸;更重要的是,经过拱墅区近年来的努力,这里的老人,早已不再是本来意义上的“60岁以上的人”,而是升格为几十万拱墅人大家庭中受尊敬、受爱护的长者。

    拱墅区,就是一个老人身心安处幸福乡。

    公办+民营试水养老机构社会化经营

    谢玉萍,是杭州和睦老人公寓的一名护理员。2015年,她被评为杭州市最美护理员。她负责照顾失智区的老人。因为失智,这里的情况复杂,精神失控、随地大小便的事情常有发生。来老人公寓工作3年,她始终凭着自己的爱心、耐心和专业的护理技能,像对待亲人一样悉心照顾着这些老人。她说:我曾经照顾过瘫痪卧床的父亲,我也会像照顾自己的父亲一样照顾公寓里的老人。

    谢玉萍只是众多优秀护理员中的一个。杭州和睦老人公寓里,除了有优秀的护理人员外,更有一支由护士、全科医生、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律师等组成的综合服务团队,有开心茶馆、棋牌、桌上足球机、桌上冰球、台球、乒乓球、体感游戏机等文体设施,有提供医疗、保健、康复、理疗服务的康复区,甚至还提供菜单式的陪聊、按摩等各种贴心服务。可以说,这里医疗、护理、康复、营养、心理,一应俱全。短短两年时间,和睦老人公寓就接待了各种形式的参观、交流达230余次,被评为杭州市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

    一个人能够成功,一定有其过人之处;拱墅养老名声很大,引来学习者无数,也必定有其独到之处。整合多方资源,打造“机构+居家+医疗”养老服务新模式,就是“独到”之一。和睦老人公寓作为拱墅区首家推出的公建民办养老项目,连同民办的杭州和睦医院、民办的拱墅区元墅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三大主体结合紧密,运行高效。开业以来,一直与我国台湾、日本等养老服务业先进地区合作,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养老服务理念与管理运营经验,依托杭州师范大学钱江护理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大专院校的专业资源,开展护理服务人员专业培训、无障碍设施改造等合作,同时,还共享浙江树人大学、浙江城市学院等大专院校和“传爱天使”“草根堂”等社会团体的志愿者资源。

    在拱墅区,还有一家“小微型”养老机构——上塘老年之家。尽管是“小微型”,这家养老机构却给2015年杭州市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委员会的专家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老年之家只有123张床位,由于敬老院建造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缺乏医疗康复条件,离星级评定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专家组成员在现场看到老人们其乐融融的场景后,直接写下了“用爱心养老很好”的评语。

    如此简陋的设施为什么能让老人满意呢?爱心老年之家院长李青说,老年之家之所以让大家信服,关键还是在于它“以心养老、社会养老”的办院理念。是的,创新无止境,改革在路上。面对老人新的需求,先天不足,只能后天努力。院内所有管理人员都考取了中级以上职称。作为小微型敬老院,不仅要锻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还要积极开发和利用社会支持力量为老人服务,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为解决老年人最为迫切的就医问题,从2014年开始,老人之家便引入杭州市老年病医院的党员流动义诊队,每隔一个星期为老人提供一次上门诊疗服务。老人们开心地说,“还有哪个地方的老人,能享受这么高的医疗待遇”!一个爱心细节是:一线员工,在悉心呵护老人之余,还自己研制出了无土栽培盆景、解暑蒸凉茶、手工保暖防滑鞋等最适合老人需求的服务。正是无数这样的贴心服务,暖心爱护,融汇成了巨大的力量,换回了老人幸福的笑脸。

    拱墅区一共有9家养老机构,杭州全市25家星级敬老院中,拱墅就占了5席,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杭州康久天颐养老院,以“小单元多功能”养医结合模式,专门为失智失能老人提供养护,共设置养老床位595张;海华幸福家园养老服务中心,设床位201张,开设全科、中医科等诊疗科室,集养生、养老、医疗、康复等服务于一体;还有2015年新开业的半山颐养院,院内总占地面积为10余亩,床位462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87张,设有百名护理员,总投资达3000万元,坐落半山下,放眼望去,一派苍翠黛绿,正是个颐养晚年的好去处。

    一个不得不提的“独到”事是:拱墅在和睦老人公寓里成立了拱墅区养老护理技能培训示范基地。这个基地干吗呢?拱墅区民政局的介绍是:“源源不断地向居家老人输出专业化服务和专业化人才。”凡是与养老有关的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到这里免费学习、提升养老技术,这里还管饭,还发给证书。比如,如果你家里有老人,做子女的就可以到这里来学习如何服务老人。据了解,该基地由拱墅区民政局负责业务指导和日常监管;拱墅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对培训、考核合格的护理员颁发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杭州和睦老人公寓负责培训场地、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和培训教学工作……这样的区级培训基地,当属杭州第一个、唯一一个。

    社区+社会组织 创新居家养老模式“社区+”

    尽管已过去了几个月,但对于拱墅华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来说,那场检视拱墅区养老工作的汇报,仍让中心每一个工作人员记忆犹新。就在那天,社区书记应玉兰向到现场考察的省领导汇报了社区养老工作。没想到的是,两天后,省领导在一篇题为“拱墅区以社会化服务为抓手探索养老服务模式转型”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认为拱墅区的养老做法,值得各县市学习借鉴。

    说起华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他们的做法可以用5个“社区+”来概括:

    社区+共建企业,利用社区退休居民主要来自华丰造纸公司的先天优势,在与华丰公司沟通协商的基础上,接管了企业闲置多年的老厂房、旧库房。通过一系列的提升改造和100万元资金投入,这座破旧厂房华丽转身,成为集照料、娱乐、养生、休闲、医疗为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

    社区+社会组织,与慈爱嘉养老服务中心、浙江养安享公司等较为成熟的社会组织合作,通过服务团体的专业化运作,利用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养老事业。

    社区+医疗机构,联合辖区范围内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睦医院等医疗资源,开设家庭病床,设置养生保健屋,建立起了慢性病自管小组、“甜蜜家园”交流小组、“长青藤”互疗小组、智乐老人游戏小组等,为老人提供健康保障。

    社区+志愿团队,专门推出了以“巧媳妇”为品牌的系列特色服务:如“巧媳妇”银龄互助志愿团,就是推行“以老助老”长者志愿活动,提供问候、打扫卫生、洗烘衣被等家政服务;如“巧媳妇缝纫工坊”爱心基金,就是为有困难老人渡过“燃眉之急”,提供资金援助。

    社区+大专院校,与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合作,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及管理研究,制订了各类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岗位职责,不断优化养老服务质量。

    华丰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就像拱墅区养老业的缩影。如今整个拱墅区都涌动着“社区主导+社会化运行”的热潮。

    近年来,拱墅区投入了近2000万元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仅仅2014年、2015年,就建成了71家。他们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发挥出乘法效应,服务不断地扩大扩大再扩大,深入深入再深入。正如区民政局养老指导科科长汤忠良所说:“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仅仅依赖社区‘螺蛳壳里做道场’,难以承担新常态下养老服务的新使命,进一步探索养老服务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实践,成为养老服务发展的必由之路。”

    所以,拱墅区通过公开招投标,千挑万选,选出并组成了包括拱墅区元墅综合服务中心、拱墅区幸福大家园养老中心、拱墅区巾帼西丽老人服务中心、杭州慈鸿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的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名录库。

    除了华丰社区,还有很多社区和社会组织牵起了“红线”。如米市巷街道大塘巷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与慈爱嘉签订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行协议,规范了服务站各项规章制度,定期进行工作考评和满意度调查,并建立“老来乐会馆”,突出文化养老;大关街道南苑社区照料中心由幸福大家园养老服务中心运行,设立了日间照料和文化娱乐两个主功能区,涵盖了集老年人休息、就餐、娱乐、学习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此外,还有拱宸社区和“幸福里”,红石板社区和健康社区、陆家圩,和睦社区、幸福大家园蚕花园社区和蓝谷科技有限公司等,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为老服务,在拱墅区已经成为共识,蔚然成风。

    落地服务+信息应用 搭建智慧养老平台

    老人就餐时,一次刷脸(人脸验证),就完成了就餐数据分析;负责打饭的管理人员,看到老人的健康信息后,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该老人以前的就餐数据,提供一日三餐的“定制版”营养配餐;如果发现老人没有就餐,还能将报警信息推送给社区工作人员或医护人员。

    这样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场景,将出现在拱墅区拱宸桥街道。生活在运河边,早起沿着千年古运河,徜徉在繁花绿叶间,等待着城市的苏醒;午间,倚坐小桥边,品一杯热腾腾的龙井茶,听一曲《莲花湖》,优哉游哉;等下午孙儿放学,一起到运河广场练练地书,享享天伦之乐……这就已经是很美的画面了。现在,科技像一只美丽的金丝雀,煽动翅膀飞进了拱墅区,于是,这里的老人生活再一次变得不一样了,更加多姿多彩了!在这条五彩石铺就的幸福之路上,晚霞这边独好。

    说起这只金丝雀,老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拱宸桥街道招商企业先是投资1200万元建立了养老产业园,占地12000平方米。该产业园以老年生活照料、老年产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娱乐、老年金融服务、老年旅游等为主,全面发展养老服务业,培育养老产业集群。产业园将引进国内优质老年用品生产企业300~500家,国外老年用品品牌企业30~50家,通过O2O的模式,建立产品展示与交易一体化商业联盟;同时,吸引产业园内常驻企业及国内外老年用品相关企业300余家,形成园区平台线上的聚集。

    另外,拱墅区还建起了多级多个智慧养老平台。拱宸桥街道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则是全区第一个街道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在辖区7个社区分别安装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系统,可根据街道、社区各自权限,对老人呼叫需求、政府购买服务等相关信息进行实时监管,形成汇集呼叫终端、电脑网络、平面媒体、专业组织、服务大厅等多位一体居家养老智慧服务平台。已经发放老年手机、呼叫器3827部。整合全区438家服务单位,24小时为老人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等服务。签约居家养老实体商家58家,提供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康复理疗、心理咨询等8大类39项居家养老服务内容。

    据了解,拱墅区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也是初显成效,区级呼叫中心日均接听电话300余次,累计接线量达13万次,累计服务1.9万人次。通过“紧急呼叫”成功救助老人7起,通过“生活服务呼叫”帮助老人600余起。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拓展该平台布局,实现‘一个网站、四个子平台’的架构,就是智慧养老服务网站、智慧养老调度平台、智慧养老监管平台、智慧养老支付平台、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平台建成后,将实现养老机构、社区、医疗护理机构、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的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实现‘四个转变’:特定老年对象服务逐步向全体老人服务转变、服务项目单一逐步向综合服务转变、政府购买服务逐步向老人内在需求服务转变、资源分散逐步向资源整合利用转变。”拱墅区民政局负责人说。

    国家民政部门一位负责人曾说过:“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让老人能快乐地生活,健康地长寿,优雅地老去,是我们工作的目标。”是的,拱墅探索养老2.0模式,为老人所做的一切,以及拱墅老人的一切幸福感受,就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楼佳莹 周象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