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批 中国首个
2003年,被称为“最温暖图书馆”的杭州图书馆,率先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界推出免证阅览制度;近年来,一座座“漂流书亭”的亮相,书香飘满杭城……在学习这门“功课”上,杭州一直没有放下。
1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发函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杭州市长张鸿铭,正式批准杭州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
目前,世界上约有1000个城市正在积极建设学习型城市。而杭州成为全球首批、全国首个加入该网络的城市。
昨天下午,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杭州市政府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了这一消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翁卫军等出席了发布会。
翁部长说,学习型城市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标志着杭州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履行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的责任与义务,不断优化学习氛围与政策环境,为杭州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和东方品质之城”做出新的贡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
是个什么样的平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这个听起来有点长的名字,到底是什么?
它是在全球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热潮中应运而生的,主要目的是搭建一个动员世界各城市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平台,并致力于在促进城市改善学习设施、帮助提高社会各界资源利用率方面作出贡献。
建设学习型城市
杭州做了些什么?
杭州构建了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终身教育体系,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打造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在内的15年“大义务教育”的理念,目前全市高等教育入学率达59.78%,在册“大学生创业企业”数达8126家,创历史新高。
搭建了城乡覆盖、全民共享的学习服务平台,杭州现有图书馆、博物馆、剧院、基层文化中心等400多个,加上随处可见的“漂流书亭”和450余个农村文化礼堂,已经基本形成了城区“15分钟文化圈”。
近年来,杭州还开展了载体丰富、内容创新的全民学习活动,比如连续举办五届“杭州学习节”,先后推出了“市民悦学体验点”、“水上流动书吧”、“运河河畔书屋”、“十大学习港”等活动。
杭州还充分依靠挖掘整理本土文化的学习资源,中国西溪湿地博物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杭州西湖国学馆、胡雪岩故居、中国良渚文化博物馆等都是孩子们的“第二课堂”。目前“第二课堂”活动基地,已达111家。
另外,还创建了各界参与、类型多元的学习型组织,提供了全面系统、措施有力的学习政策保障。
建设学习型城市
给杭州带来了什么?
多年来,杭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基本建成了以“3L”(学习时间全覆盖,life-long;学习地点全覆盖,life-wide;学习内容全覆盖,life-deep)为特征的终身教育体系,和以“6W”(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带着主动学习意愿,能够通过任何方式获取任何必要信息)为特征的学习体系,一座“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市正在形成。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杭州终身学习研究中心主任徐小洲在《杭州市学习型城市评估分析报告》中说,以2013年为例,杭州市扫除文盲30081人;人均GDP为15271美元,远远高于同年中国人均GDP(6629美元)。
更可喜的是,科技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占整个从业人员的百分比为4.7%。2011年和2012年,这个数字分别是4.06%和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