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看杭州如何改革攻坚?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6-02-01 08:04   

    杭州“十三五”规划建议日前正式公布,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

    这五年,是杭州发展的关键时期——

    地区生产总值跨过万亿元门槛,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承办2016年G20峰会和筹办2022年亚运会,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在此背景下,改革无疑将成为“十三五”必须直面的“大考”、必须打好的“攻坚战”:通过改革攻坚,补上短板,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圆满收官;通过改革,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从顶层设计看,这五年,杭州将以城市国际化为引领,加快推进有利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改革,从经济、民主法制、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纪律检查七大领域勾勒出新的改革路线图——

    围绕办好“两会”,在推进城市国际化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制定“后峰会”深化策略,推动形成举办国际会展、发展国际旅游的新机制;围绕GDP“后万亿时代”新起点,优化创业创新生态,打造发展新引擎;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发展新优势;完善区域平衡发展结构;加快建设美丽杭州;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改革,这是宏大的命题,集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需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果敢与勇气。

    “十三五”的杭州,正朝着世界名城建设目标大步迈进。

    这五年,杭州将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在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上实现新突破。

    [改革有突破]

    G20峰会的到来,正在拉近杭州与世界的距离——

    9月,众多国家元首的西子湖畔之约,不仅将极大提升杭州的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也将倒逼杭州加快推进城市转型、经济转型、政府转型和社会转型。

    机遇稍纵即逝,失不再来。“十三五”,杭州把推进城市国际化摆在首要位置,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抢抓机遇、用好机遇,以全力以赴服务保障G20峰会为契机,不断提升杭州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能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文化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化软硬环境。

    在软硬件上,未来五年,国际性学校、医疗机构、商业街区、商务楼宇和生活社区……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这座城市里。从杭州国际空港综合枢纽到杭州都市区城际铁路网,交通的日益畅通,将为杭州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提供可能。

    2016年初始,一场关于“城中村”的攻坚战已经在杭州打响。杭州将坚持拆除重建、综合整治和拆整结合等多种方式并举,打赢城中村改造五年攻坚战。城中村之变,变的不仅是民生改善、城市形象,更为城市功能提升提供了更大空间。

    而在更深远的产业发展及城市影响力方面,杭州将主动呼应G20杭州峰会主题,积极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世界五百强跨国企业,打造若干拥有核心技术、产业能级高、带动能力强、国际领先的产业高地。

    G20峰会只是开始。未来五年,杭州还将进入“亚运会前”筹备时间,并相继迎来2017全国学生运动会、2018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之都和赛事之城。

    “后峰会”时代的杭州,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未来,已是前路可期。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未来的杭州,一切束缚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破除,必须在打造一流的创业创新生态上下功夫。   

   一个个实招、真招,接踵而来、直指顽疾——

    杭州将在集聚创新人才、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浙商系、高校系、海归系、阿里系等创业创新“新四军”队伍被列为培育重点,“人才新政27条”已进入全面落实阶段;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

    深入实施“一号工程”、构建产业新体系;

    坚持“整合协同、联动发展”,支持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在促进全市转型升级中发挥“大孵化器”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以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为特色,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沿山沿路加快建设一批创业创新特色小镇;

    ……

    就在本周,市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全市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成为全国第十个“万亿GDP俱乐部”成员,人均GDP达到1.8万美元,达到富裕国家的水平。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锋表示,一步之越,意味着杭州的社会发展、经济结构将达到新的高度,经济发展从依赖要素投入转向技术进步,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快速提升。

    进入“后万亿时代”的杭州,一个新的说法浮出水面——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强化制度供给,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杭州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四张清单一张网”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集聚。同时,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和小微金融,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消除阻碍民间资本进入的隐性壁垒。

    可以预见的是,各类创新要素将在杭州集聚耦合、裂变,千千万万个市场主体活跃起来,金融支持渠道多样,多方精心营造良好生态,必将迎来创新的爆发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改革的奋斗目标。

    “十三五”的杭州,依然面临着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加强、治水治气治堵仍待破解等问题。

    改革攻坚,必然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推出新政策新举措,着力改善民生、增进福祉,为百姓送去更多的获得感。

    治水、治气、治堵,无疑是民生的重头戏,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从2013年的“三年行动计划”,到新一轮五年攻坚,杭州“五水共治”将更突出“长”“常”两字,进一步健全常态化长效化治理机制。科学布局、规划建设一批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县(市)城和城市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千岛湖配供水一体化工程、闲林水库,也将在未来五年完成。

    空气没有边界,跨区域的大气治理、协调联动势在必行。“十三五”的杭州找准了这个发力点,除继续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外,更重在建立区域性酸雨治理协调和大气污染防控响应机制。

    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生活焦虑感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如省委书记夏宝龙在杭州调研时强调的:近年来,杭州交通基础设施大踏步迈进,但总的看,交通建设还比较滞后。“十三五”时期,交通基础设施不仅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要适度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性区域交通枢纽,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创建国家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要实现这些目标,既要建,还要在管理体制上谋求突破,深化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加快绿色交通发展,健全完善“五位一体”大公交体系,完善绿道网和慢行系统,推进各种公共交通“零距离换乘”。

    [改革有盼头]

    民有所呼

    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在“十三五”规划建议制定过程中,市委政研室(改革办)与杭州日报联合开展“我为杭州‘十三五’献一计”活动,倾听市民群众对重点领域改革的意见建议。

    这些真实而朴素的声音,凝聚着市民对这座城市的爱与期盼。

    网友“ring”:迎接G20,我觉得各个车站和交通枢纽的路标一定要标注明确,让旅客一到杭州就不会迷路。杭州要更加国际化,市民乘车秩序应该更加井然有序。除了依靠大家自觉,应该形成一定的规章制度,从而让市民养成习惯。

    网友“新建一条鱼”:现在,杭州是创业者的“圣地”,因为这里有阿里巴巴、浙大,有到处找项目的投资人。但是都说“大树底下不长草”,希望未来,杭州能更关注我们这些创新型的小企业,多给我们一些机会、空间和政策。只要环境好、生态好、土壤好,小种子也能发芽,也能长出一片森林。

    网友“涧底松”:5年后,我想,杭州的山水会更美。“五水共治”“五废共治”“五气共治”,这些举措将由运动式转为长期战,将由开始的治表转向治里。“美丽中国看杭州”。那时,PM2.5成分将更多地是由花香组成,全市找不到一条不能游泳的河,垃圾分类成为市民习惯,有车一族会发现,车子一个月都不用洗一次,省钱咧!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叶海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