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之前,10条地铁轨道,会嵌入杭州的各个角落;
再过5年,坐城市轨道交通,从杭州到海宁、柯桥,一小时足矣;
10分钟步程内,就有健身地场;散步500米,就有足球场大小的绿地……
翻看分成涉及15方面的杭州市新修编城市总规,从各个方面为杭州今后的发展画下了蓝图。
相比修改之前,新的总规有哪些特色?它的修订背后有什么故事?我们请来参与总规修订的杭州市规划局局长张勤、总规划师杨明聪等规划部门相关负责人来一一解读。
中心区城市人口400万:
向副城和组团集聚
杭州近几年的人口增长速度,确实可以用“飞速”来形容—— 2012年杭州市域常住人口880万人,已突破现行总规确定的2020年的820万。规划区常住人口632万人,接近现行总规确定2020年的650万。
按规划预测,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1000万人。2020年规划市区常住人口规模745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00万人。
如何消化这么多的人口,办法是通过加快副城和组团的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人口向副城和组团集聚。杭州此次新增了3个城市副中心——大江东、城西科创、城北。它们的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配套都会丰满起来,居民再也不用跑到拥挤的市中心来读书、看病。有了副城的解压,本已饱和的主城区也会缓解不少压力。
新增30平方千米建设用地:
优先安排在轨道站点500米内
2020年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430平方千米,相比现行总规增加30平方千米。
市规划局杨明聪总规划师介绍,这来之不易的30平方千米建设用地,会优先向大江东、城西科创等重点地区倾斜;还会向绿地、居住、公共服务等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设施倾斜,同时,增量用地优先安排在轨道站点500米范围,实现TOD的开发模式。
大拆大建的建设模式,以后会逐渐远去。
划定开发边界:
禁建、限建、适建设立“三区”
作为全国划定城市开发边界试点城市,杭州率先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三区四线”。“三个区”指禁建区55%,限建区10%,适建区35%。防止城市无序蔓延,引导建设用地从“量”的扩散转向“质”的提升。
禁建区和限建区加起来,被称为“生态保育空间”,由基本农田、水源保护区、大公园以及近郊供休闲娱乐区域等组成,形成城市的生态屏障。未来,中心城区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16.6平方米,逐步达到半径500米范围能见到不小于5000平方米、半径300米范围能见到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绿地。
拥堵之困如何破局:
地铁从171千米到400多千米
“堵”是杭州的心病。怎么治?杭州将从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两手抓。
对外交通,这次总规修编首次提出“一心八射”城际轨道交通网,形成连接海宁、桐乡、德清、安吉、临安、富阳~桐庐、诸暨、柯桥的8条城际轨道交通网,构建都市经济圈1小时通勤网络。2020年前建成杭州至临安、富阳、海宁、柯桥4条线路。
内部交通中,到2020年,建成10条轨道交通线,从原规划的5条线171千米变为400多千米。争取到2019年左右,实现地铁由现有的3条线82千米,增加到5条线约190千米,初步形成轨道骨架网,分担率占城市总客运量的20%以上。
历史文化、景观风貌:
都要建立保护管理体系
在这次总规修编,历史文化遗存和特色景观风貌的保护也占有一席——全面、系统地保护古城历史环境风貌和历史文化遗产,把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杭州段)、临安城遗址、良渚遗址等保护规划内容纳入总规。
西湖景观风貌区的建筑高度、体量、色彩和形式,都提出更明确的要求。另外,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纳入紫线(文物保护区)。
杭州市规划局局长张勤告诉记者,杭州在文保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如今又成了“双世遗”城市,保护历史文化的责任更任重道远。
医疗文教:
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
医疗:建成4~5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
文化:形成“西湖风景名胜区以及南宋皇城遗址公园区域博物馆集聚区”和“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集聚轴”博物馆群。
教育:开办社区学院(校),各区建1所培智特殊教育学校。建立滨江、下沙、小和山、萧山科技城、仓前、大江东、之江等高教科研园区。
供水:实施千岛湖配水工程,保证“通水之日就是用水之时”。新建闲林水厂,扩建仁和水厂、滨江水厂、萧山南片水厂和江东水厂等。
防洪排涝:落实“海绵城市建设”,构建“安全、低冲击”的雨洪系统,加强堤防建设,完善东、西苕溪防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