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杭州版《护墓笔记》出炉 发现了这些惊喜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6-01-08 06:38   

仅有史料记载却从未被发掘的柴塘是否真的存在?

水漾坞墓群中长眠的是不是造假币的“祖师爷”?

一把洛阳铲,如今还能否“任性”考遍天下墓葬?

从《盗墓笔记》中的张起灵、吴邪,到《鬼吹灯》中的胡八一、王凯旋,随着盗墓题材小说、电视剧、电影的风行,长期不被寻常人家关注的古代墓葬,因为“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的走红,而重新回到众人的视野中。

事实上,古墓离我们并不遥远,岁月改变了城市的模样,尘土掩盖了历史的过往,那一段段沉睡在地底的故事等待苏醒。

2015年,杭州,又一批古代遗址、墓葬被成功发掘和保护。这些考古发现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是不是有惊喜?请耐心看完这一页《护墓笔记》。

记录一 海与城的轨迹 杭州发掘中国首个柴塘遗存

2014年,杭州江城路附近发现了五代海塘遗址,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并保存的最早的海塘实物。

2015年,萧山区北干街道塘湾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地块,杭州考古人员又发现了古钱塘江南岸的萧山北海塘遗存。

与五代海塘不同的是,萧山北海塘为柴塘结构。此前,柴塘结构的海塘只出现在史籍中,今人从未见其真容。萧山北海塘成为中国第一个被发现的柴塘。

要了解柴塘,就必须先知道海塘的演进史。史籍记载,东汉时期,始建海塘,起初为土塘。五代时,吴越王钱镠创造了竹笼木桩石塘,虽较土塘有所改进,但因竹木长期浸泡在水中容易受腐蚀,加之地基承载力不足,特别是在地质松软地带,不易打桩,遇激浪时,海塘易遭破坏,因此,竹笼木桩石塘隔几年便需修葺。至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杭州知府戚纶和转运使陈尧佐改用柴薪和土层相间的构筑方法,建成了柴塘。

柴塘的建造方法十分考究:先用藤条将树枝、柴草卷在一起,在地底铺上一层,再在上面垫起10厘米至20厘米厚的夯过的黏土或沙黏土,以此法层层叠加,便构成了柴塘的“内馅”。为使柴塘更牢固,“内馅”中还需插入一根6米多长的木桩。

柴薪和土层相间的混合结构,使柴塘具有更强的抗冲刷能力,非常适用于钱塘江沿岸承载力很低的松软地基上。

柴塘遗存的发现,为萧山北海塘、杭州古代海塘及其背后的精神文化价值,以及古代水利技术史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其价值无可替代。同时,它也为当下的钱塘江古海塘申遗工作提供了新的基础材料支撑。

记录二 皇城之水何处来 南宋临安城地下引水设施首现

水,生活必需品,古人常常傍水而居。涌金池、镊子井、李相国井……在《咸淳临安志》“京城四图”之一的《西湖图》中,这些由西湖引入临安城的小水口清晰可见。西湖水经由这些小水口,通过当时的“城市供水系统”,送到临安城百姓身边。

这套“城市供水系统”是如何运作的?数百年岁月变迁,它的真身已深埋地下。

2015年,上城区涌金街道紫城巷地块,与引西湖水入城有关的地下设施首次被发现,当年华贵天城的“城市供水系统”终被后人窥得一角。

考古发掘现场位于南宋临安城内西隅,南临涌金门(又称丰豫门),即今天的涌金广场后方。通过发掘,宋、元、明、清各时期房址、水井、水池、水沟、道路等多处遗迹重见天日。

与镊子井正对位置的地面之下,还有一口方正的古井,由青砖砌成,边长不到1米。井口一侧的水渠中,有一根木管接入井内。《咸淳临安志》记载,引西湖水以供城内居民取汲的诸井,曾“以木为管”。这与此次的考古发现完全吻合。可见,当年临安城内的水与西湖水,就是通过这些木管,连接到了一起。这些木管,也就是南宋版的地下供水管线。

另外,在该处考古发掘中,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宝贝同时出土:鎏金雕花的筷子、鎏金的簪子、带有花纹的漆器、鎏金的挖耳勺……南宋人家的生活仿佛再现眼前。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俞倩  编辑:陈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