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时间轴上,2015年坐标格外醒目。
这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十三五”的谋划之年。
于杭州而言,这一年的改革更是快马加鞭,“一路春风好消息”。“两区”创建获批、“第九区”富阳融杭步伐加快、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四张清单一张网”全面深化、产业园区整合优化提升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大批有力度、有分量的硬招实招相继推出。
改革正以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在经济、民主法制、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纪律检查等领域落准落细落实。
大潮已经起势,会当中流击水。在2015年的尾声里,让我们回望与盘点这一年的杭州,一同感受这座城市改革的力量。
[这一年·深改]
[NO.1]
深改之创业创新生态系统
大事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大国家战略落地杭州
“两区”建设,是2015年杭州改革的“重头戏”,更为这座城市的创业创新注入了无限动力。
数字是最好的印证:在持续深入推进“一号工程”大背景下,“两区”建设有效推动了以信息经济为引领的产业发展。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在时隔三年后重返两位数,其中,信息经济增加值增长24.5%,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对GDP贡献已高达45%。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两区”叠加实现了“线上”交易网络与“线下”生产网络的嫁接,“境内”与“境外”信息、资本和产品的流通,打破了传统的行政与空间阻隔和障碍,构筑了以技术、品牌、质量为核心的市场竞争新优势。比如,前三季度,实现跨境电商出口11.2亿美元,进口3.02亿美元,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
而在产业转型和布局优化上,“两区”建设也产生了以点带面的推动作用。在跨境综试区建设方面,下城、下沙和空港三个园区启动实单运作,临安、江干园区正式开园,其他区、县(市)正抓紧筹备园区建设。在自主创新示范区方面,正推动示范区建设从两个高新区向“一区十片、多园多点”共356平方公里拓展,有效实现了创新平台与项目落地的精准对接。同时,丁兰智慧小镇、云栖小镇、硅谷小镇、云制造小镇……第一批9个特色小镇已被列入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名录。
创业创新,以人为本。上月,杭州出台“创业创新新天堂”三年行动计划,发挥人才政策、创业创新政策引导作用。如今,以浙商系、高校系、海归系和阿里系为主体的创业创新人才“新四军”已初具规模,人才资源正成为杭州突破一批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可预见的是,未来的杭州,各类创新要素集聚耦合、裂变,千千万万个市场主体活跃起来,金融支持渠道多样,多方精心营造的良好生态,必将迎来创新的爆发力。
[NO.2]
深改之构建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体系
大事件: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决策的“4+6”体系
决策是否科学民主依法,直接影响到改革的成败得失。今年以来,市四套班子先后出台了有关决策的实施意见。
在市委决策层面,制定出台了《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做到三个“不决策”,即没有深入调查研究的不决策,没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不决策,没有提出比选方案的不决策,让市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更高满意度。
同时,还明确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4个主体在决策程序中的有关工作机制和“调查研究、公众参与、咨询论证、风险评估、监督反馈、问责追究”等6个决策环节的工作机制。
在市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层面,建立了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清单,确定了议而必决事项18项、议而可决事项22项和报告备案事项8项等3类48项重大事项清单。
在市政府决策层面,制定出台了《杭州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在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安排重大财政资金等8个方面,确定了决策的法定程序。
在市政协协商民主层面,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杭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意见》,形成了政协工作“1+3”的制度体系。
[NO.3]
深改之开发区优化整合提升
大事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市开发区(产业园区)整合提升工作实施意见》
杭州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工业经济的主战场,2014年总产值1.4万亿元,部分开发区的综合排名进入全国或全省前列。
然而,杭州开发区还存在数量偏多、单体规模偏小、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土地利用效率偏低等“四大难题”,较为粗放的发展方式基本走到了尽头。
自去年8月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整合了临江、江东、前进三个功能区之后,今年杭州再次频频发力——
由市委政研室(改革办)牵头,强化总体思路谋划,坚持试点探路先行。目前,钱江开发区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合并为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开发区);钱塘智慧城已正式在江干区挂牌成立,形成了全市“两区三城九镇三谷”创新平台布局;其他各类开发区(产业园)整合提升也得到了有序推进。
通过整合提升,进一步理顺了开发区体制机制,盘活了现有资源,提升了综合竞争力,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NO.4]
深改之“破冰”出租车管理体制
大事件:发布《关于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一直为社会诟病的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12月2日起在杭州成为历史。
当日,杭州正式发布《关于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下决心走出了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实现了三大突破:
同城一体化:这意味着市区出租车将打破区域壁垒,萧山、余杭、富阳、下沙、之江等地区的营运范围将不再受限。
经营权无偿使用:意见明确自2015年1月1日起,停止收取经营权有偿使用金,实行经营权无偿使用。
鼓励向“互联网+”发展:鼓励出租汽车企业与互联网平台合作,提高运营效率,方便乘客约车。
杭州这一有魄力的改革举动,被新华社称为是:直面核心顽疾亮出手术刀,敢于触动既得利益的奶酪,值得各地借鉴。
[这一年·声音]
抓住“两会”和“两区”就抓住了改革的最大机遇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鲍健强
这一年,“两会”“两区”两个重大概念同时出现,意味着杭州“十三五”面临着许多方向性的选择,改革也将面临着重大突破。
说起杭州的2015年,需要特别关注几个重大事件——2016年G20峰会、2022年亚运会落地杭州,以及跨境电商综试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加上原有“一号工程”、信息经济的大背景,意味着未来的杭州面临着许多方向性的选择,改革也将面临着重大突破。
以广州亚运会为例,广州从2004年到2010年6年间已投入2000多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并投资60亿元兴建和改造50多座体育场馆。可预见的是,杭州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有较大的改善。
从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而言,仅此还不够。作为城市决策者,必须借着“两会”的东风,深层次地去思考、探求“杭州的城市国际化应该走什么路?体制机制上如何实现新的突破?”等问题。比如,要研究制定“后峰会”时代的深化策略,推动形成举办国际会展、发展国际旅游的新机制。
如果说,“两会”对杭州的影响主要在大都市新格局的构建上,那么“两区”的建设,更直接体现在创业创新的生态上。
创新不是单独某一个企业的事情,它源于市场、始于技术、成于资本。而政府要做的,是想方设法地突破现有体制机制的障碍,从创新资源集聚、金融支持、技术成果转化方面出发,构建起创业创新所需的平台、基础、支撑。
“两区”融合发展,是当前杭州最好的机遇。跨境电商综试区代表开放发展,自主创新示范区代表创新发展。围绕“两区”融合发展、发挥叠加效应,杭州有概念、有基础、也有空间。但究竟为其注入怎样的活力、动力,还需要以改革打开通道,需要决策者大思路、大手笔的谋划。
[这一年·期待]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让人民获益,是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我们通过“政在解读”微信平台,征集广大市民最期待的改革内容,并梳理出——
获得感是改革成败的试金石
有网友表示:“我们已看到改革的决心与势头。重要领域改革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我更看重的是能否给我们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来自市民的真实声音告诉我们:如果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那么增进人民的获得感也必是永无止境。今天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有衣食住行的保障,更有人生精彩梦想的实现;不仅经济要更加发展,还要更健全的民主、更繁荣的文化、更和谐的社会、更绿色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