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浙大4位教授,12位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5-12-07 21:29   

陈纯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是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首批入选专家,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2012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1955年12月出生于浙江象山。1982年1月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控制理论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硕士学位,1990年5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博士学位。

    陈纯教授非常重视教育教学工作,一直坚持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先后担任了《计算理论》、《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编译原理》课程的主讲,其中本科生课程《编译原理》的教学质量评价近四年连续获得优秀,共培养了50多位博士研究生和60多位硕士研究生,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优秀教师等荣誉。

    陈纯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60多篇,其中在顶级国际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6篇;获第26届AAAI最佳论文奖(2012年),担任海量数据处理领域顶级国际会议VLDB大会主席(2014年);出版著作3部,授权发明专利51项。曾获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陈纯教授一直专注于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运用于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融合。作为第一研制者先后主持研制完成的“计算机丝绸印染花样设计分色处理及制版自动化系统”、“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地毯混色数码喷印系统”和“图像自适应数码精准印花系统”等四个工程系统,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为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如上世纪80年代末的“计算机丝绸印染花样设计分色处理及制版自动化系统”,在世界上首次集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硬件技术等为一体,由彩色光鼓输入、分色描稿、激光照排输出等模块组成,完全改变了印染前处理工艺的传统手工描稿方法,开创了计算机分色描稿及制版自动化的时代,在整个印染业得到广泛应用。又如近年来的“图像自适应数码精准印花系统”,实现了织造面料实时高分辨扫描和图像分割、花型自动识别与实时变形校正、印花图案自适应配准喷印等功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图案织物混色精准喷印系统,属国际首创,该系统的产业应用开创了全新的纺织品类,发展前景广阔。作为第一研制者主持研制成功面向工业设计师的“智能化软硬件开发系统SMARTlit”,该系统将传统的概念设计、外观设计、结构设计与硬件选型、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等进行集成,可帮助工业设计师快速开发出具有智能化功能的产品样机,极大地推动了产品智能化功能设计技术的发展。

    陈纯教授三十多年的研究工作与中国轻纺产业的改造和提升紧密结合,尤其在大型智能轻纺装备的原始创新上屡获突破,不断开创出“第一”。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和省部级一等奖6项。

    此外,还有八位浙大校友出现在2015年新增院士名单中

    景益鹏 198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物理系。现为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教授。

    陈仙辉 原杭州大学物理系1989届硕士。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

    张锁江 199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徐国良 浙江大学生物系1985届本科。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陈学东 浙江大学化工系1986届本科,1996届硕士,2004届博士。现为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研究员。

    陈建峰 浙江大学化工系1986本科,1992届博士。现为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

    罗安 浙江大学机械系1993届博士。现为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张新友 浙江大学农生学院2011届博士。现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浙大微讯  作者:  编辑:易晔
返回
12月7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2015年新增院士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