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主持:李天琼(杭州电视台钱塘论坛主持人)
文字统筹:林彬
民间河长制,是杭州“五水共治”中的一个创举,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五水共治”,特别是在监督河道整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前我们请了几位民间河长和相关部门代表,就进一步发挥好民间河长的作用,热议了一番,今天刊登发言摘要。
朱华清(民间河长代表):我退休之前是一名卫生监督员。有一次在报纸上看到公开招募民间河长,我也积极报名参加了,最后被录取了。在这担任河长的一年多来,我们主要就是沿河边走边看,有什么问题,及时向管河道的人反映,并且会得到马上解决。之前没当河长之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感觉没有地方好去说。
朱红梅(江干区九堡街道民间河长):我们小区旁边的一条九号港,治理难度很大,我是经常去巡查,观察到的情况也一直在向上反映。
戚连芬(江干区采荷街道副主任):自从有了民间河长加盟以后,对河道的治理有了很大的帮助。我作为一个行政河长通过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压力也很大。主要就是基层的信息不是第一时间能掌握、上报。那么有了社区河长、民间河长、民间观察员,还有河长警长这个五位一组以后觉得我的底气更足了,他们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问题。
忻皓(绿色浙江秘书长):一年多前我代表我们56位民间河长从张市长手中接过了“杭州民间河长服务队”这面旗帜。民间河长可以说是杭州的一个创举,那么这个“创”不但在我们本地是一个创新的行为,而且从全国的意义上来讲,像我们杭州这么彻底发动公众参与环境整治是非常罕见的。全国其他地方我们也有听说过民间河长,但可能就是以监督的作用为主。而杭州的民间河长他实际上是深度参与的,从一开始河道整治策划方案,我们民间河长都是有参与的。治水是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联动,是要全民共同参与。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所有的一些尝试都需要不断地去总结经验,然后去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比如说去年第一次发动杭州民间河长的时候,渠道也非常有限,通过媒体报道了之后,就有很多人来报名。去年聘杭州民间河长的时候聘期为一年,当时政府相关部门有自己的考虑。那么一年的聘期完了之后是否延续?
刘国翰(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我觉得就是杭州的河长制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社会共治的例子。因为现在社会河道治理比较复杂,既涉及城市建设也涉及公民素质,还涉及我们的一些企业的行为的问题。这种治理它跟我们早期的一些社会治理是有区别的,它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我觉得河长制能够很好动员民间力量来关注河道的卫生,去服务这个事业,达到环境的改善。事实证明这一年多来非常成功。
陈宏(江干区治水办副主任):刚刚大家谈到如何进一步发挥民间河长制的作用,同时进一步吸引社会力量来共同参与治水。今年以来我们江干区也积极开展一些探索的工作,包括像河道观察员工作机制,还有治水五人组工作机制等等。我们现在河道观察员也在进一步的延伸,延伸到中小学生。我们目前正在开展一个“小小河道观察员”的活动就像忻皓秘书长提出,吾水共治,就是五水就要我们自己治。我们作为江干区治水办要创造这么一种平台,能够使我们的社会力量共同来参与我们的治水工作,形成一个全民治水的氛围。
陈天立(杭州市“五水共治”办河长组组长):最初河长制主要是以行政河长为主体,河长制是城管委的牵头下组织的一支队伍,通过一年多来的努力,我们觉得民间河长在这么几个作用方面还是很有作为的。第一个就是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作为行政河长可能在日常管理工作比较繁忙,对周边河道巡查相对来讲会相对少一点。但是我们民间河长就住在河边,生活在河边,他对河道关心的程度,爱护程度就更加高一点。所以我们的民间河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参与一些问题的解决,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第二个方面,我们觉得民间河长将更加制度、常态化,会聚民意,也是我们社会各界参与“五水共治”,参与河长制的一项重要的载体。我们也考虑是不是组建河长的QQ群、微信群,让这些热心于河道管理的人都参与到这个民间河长的队伍上来。当然除了本地的老百姓以外,其他各个层面的像我们的党代表、社会组织、行业协会、行政团体都参与到这个社会共治里面来。第三点就是我们也觉得“五水共治”不仅仅是倒逼产业的转型,它是一种生产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我们人的行为、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个里面我们觉得民间河长确实是发挥了一个比较大的作用,也是一个很好的典型的载体,就是我们刚才刘教授讲的,我们希望在这些方面我们共同努力,把民间河长的作用发挥得更好,让民间河长队伍更加壮大,形成杭州的一个新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