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附近的电线杆上也装上了红外感应
逛西湖,特别是节假日出游高峰去逛的时候,有时候是不是会觉得人太多太多,多到影响了你看风景的心情? 接下来,西湖景区打算用电子设备来准确监测西湖边各个景点的游客数量。如果人实在太多,就会启动相应的措施,尽量让每个来西湖边的游客,都有宽松舒适的游览环境。
断桥试点安装红外感应 精确计算桥上到底有多少人
这个项目全名是《西湖文化景观监测预警保护管理系统建设——游客量监测项目》,今年5月已经开始在游客量最多的断桥试点。
断桥两端,都装了红外感应。靠近北山街这头的三个红外感应,装在桥边香樟树上,为了不影响景观,装得很隐蔽,仔细看才会发现;白堤这一头的红外感应,两个装在下了断桥以后的第一根电线杆上,还有一个在另一侧的柳树上。
这些红外感应,在游客进入断桥时,能感应到热量,最终也能以此判断在某一时刻,断桥上到底有多少人。
对公园管理来说,这样的设备解决了精确计算客流量的问题。以前,景区测算游客量,只能用最传统“数人头”的办法,误差在所难免。
精确地知道游客数量,是整个项目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根据这个数字,来制订不同状态下的游客管理方案。
还是以断桥为例。这几个月的监控数字统计发现,平常状态下,断桥的瞬时游客量(也就是同一时刻有多少人同时在断桥上),大约是281人;高峰时则可达到520人。而断桥饱和游客总量为449人,所以如果500多人同时在断桥上,肯定就非常拥堵。
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给断桥制订了“分级管理方案”——
瞬时游客量少于135人,要鼓励引导;瞬时游客量多于135人,少于359人,要适度管理;多于359人,少于449人,启动三级响应;多于449人,少于1672人,启动二级响应;多于1672人,则启动一级响应。
比如,今年“五一”小长假,断桥在桥面中间设了分隔栏,一头进一头出,分流游客,这可能会成为今后常用的应急响应的措施之一。其他的应急措施,目前还在制定中。
24个景点安装红外感应
预计年底全部完成
和断桥一样,西湖边24个景点,也将陆续安装红外感应,预计年底完成安装。
24个景点,包括10个西湖老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南屏晚钟、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三潭印月),和14个西湖边的历史文化史迹(保俶塔、雷峰塔遗址、六和塔、净慈寺、灵隐寺、飞来峰造像、岳庙、文澜阁、抱朴道院、钱塘门遗址、清行宫遗址、舞鹤赋刻石及林逋墓、西泠印社、龙井)。
安装红外感应,掌握了游客的精确数据后,各个景区就会制订不同的分级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