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下后上,排队候车”的劝导,是他们愿意长期坚持的
这几天,直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将活跃在地铁文泽路站
从左到右为于明央、黄敏、杨靳徽、章益镳
钱报认领地铁文泽路站,作为劝导地铁文明出行的示范站点,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点赞。钱报版地铁公约,让文明从这里开始传递。
这些举动得到了下沙经济开发区文明办、团工委的大力支持;下沙白杨街道更是发动了一大批社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了我们的活动中来。
钱报文泽路站的第一批志愿者有60多位,都来自浙江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全都是90后,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千百种,他们为何选择来到文泽路站地铁站做志愿者,引导地铁文明呢?短短一个星期不到,文泽路站的一米文明线也有了起色。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批90后志愿者。
笑着说,笑着劝
让同龄人都来排队
于明央是理工大学大三数学系的,相对于其他志愿者,他算是老大哥了,在志愿服务中,他开朗的性格,温暖的笑容常常能在第一时间就让陌生人接受他的劝导,站到一米黄线后开始排队。
说起自己的志愿“简历”,他打开了话匣子:“我从大一就开始接触志愿者了,还参加过关爱自闭者孩童的活动,带过小孩,教过课,打过杂,什么都干过。”
说起这次钱报的志愿者活动,他也是放下手上的考研复习,抽空来支援的——
“我就想抽空过来帮个忙。地铁我们经常坐,这么多年,我们也听惯了站台上那些志愿者大妈拿着喇叭喊,‘请排队候车,注意脚下安全’。说实话,当时没听进去,总觉得他们拿个喇叭,也不看现场有没有人在排队,喊了就完成任务了。和我们这些坐地铁的普通人有距离感。”
对于这两天的劝导服务,他也总结出了自己的心得:“我觉得劝导,最重要的就是沟通,我是学生,文泽路站大部分客流也都是学生,我觉得应该换一种更加亲切的沟通方式,平等的,面对面的,笑着说,笑着劝。”
现在我找到了
可以长期做下去的志愿服务项目
20岁的章益镳也是理工大学化学系的在校生,今年也是大三。章益镳是一眼看过去就很稳重的男生,说话不急不慢,但条理清楚。
他是这批大学生志愿者的队长,这次志愿者的很多杂活,比如协调每个志愿者的上课时间,各自的排班,都是他在牵头做的。他的志愿者经历当然不少,从大一开始就参与了周边社区的各种志愿者服务,更重要的他一直是从事整个志愿者队伍的统筹协调工作,所以志愿者活动对他来说,也是驾轻就熟。
他在学校里也是预备党员,这次钱报志愿者的招募,他也一同跟学校做了很多工作。
他说:“作为志愿者队长,我也一直在找一些能够真真实实长期做下去的项目。我觉得钱报志愿者这个活动很好,是真的能够帮助到下沙的大学生以及周边居民的,也能树起杭州的文明形象。当然我更想带个头,做一点实事,为下沙的大学城也做一点贡献。”
“现在刚好是开学季,新生开学第一天一下车就看到乱糟糟的样子,对我们大学城、对杭州的印象肯定不好。作为队长,我很希望文泽路站的文明出行能给家长以及新生们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我也希望这种文明出行,能一直传递到下一届,直到成为这个城市习惯动作。”
一个人的能力太有限了
但是我愿意做那星星之火
志愿者黄敏是个长腿美女,1米70左右的个头,长发飘飘,她是嘉兴人,在理工大学理学院物理专业读大二。
黄敏在刚上大学的时候就接触到志愿者活动了,暑假曾到丽水缙云支教:“教小朋友物理、天文、地理,还有英语,能教的都教。做支教其实挺辛苦的,但是回来后,我发现我对志愿者很感兴趣。除了能锻炼自己,确确实实能帮助到别人,我喜欢这种感觉。”
这次她是通过学校的宣传知道文泽路站在找志愿者。说起她为啥要来参加志愿者,她笑说:“我记得我刚来下沙文泽路上学时,我是很守规矩的,一米黄线外,都主动排队。后来嘛,你懂的,随波逐流了。但是我觉得地铁文明出行,还是很重要的一个形象窗口,也是个人素质的体现,特别在我们学校门口。我做志愿者的一个最大感受是,一个人的能力真的太有限了,但是我愿意做那星星之火,为更文明的杭州地铁出点力,慢慢地让更多人加入!”
除了锻炼自己
我更想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昨天,杨靳徽是穿着“军装”来文泽路地铁站的,匆匆忙忙换上志愿者的服装来服务时说了一句“我刚刚军训结束。”
杨靳徽是年龄最小的志愿者之一,今年才18岁,河北人,刚刚考到理工大。相对学姐学长,杨靳徽腼腆得多。他说,正因为自己是新生,一方面想多多接触社会,多多锻炼自己,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能帮助到另外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河北没有地铁,来上大学之前,我也没坐过地铁。我对地铁的概念以前都是来自于新闻。我刚来到杭州的时候,发现1号线到客运中心站还有一个分支,一个往临平方向,另一个才到文泽路。我虽然没坐错方向,但是我想肯定有一些外地游客,在坐地铁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我当志愿者,我就可以帮助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