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3年回家,爸妈“不认识”自己的女儿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5-08-13 06:47   

延伸

留学生眼中的文化差异

一边是投入了大把大把钱财,把孩子送出国去感受不一样的文化,自己留在国内继续为生活奔波的父母。

另一边是,面对国外不一样的生活环境,或多或少吸收西方文化的子女。

一向讲究威严管教的中国式父母和被西式民主“惯”出来的半洋式子女,似乎成了一对“矛盾”。

和文中的女孩一样,记者周围也有很多在国外留学回来的朋友,他们表示,的确会有些习惯上的差异,但闹到报警这种地步,也太夸张了。

以下是他们感受到的“文化差异”;

“在国外,连吃过的薯片袋子,装生肉的盒子,我都要洗干净再放进可回收的垃圾桶里。回国后,我却要面对爸爸妈妈非常不完全的垃圾分类。说了几遍,他们都没法纠正。”

“我在横滨住了3年,我们公寓的门都没有锁过,不是3天,是3年!跟我们合租的朋友,天天晚上打工也是打到深夜12点才回家,3年没出过一次意外。回国之后,爸爸妈妈对我有了‘门禁’。10点回家没商量。”

“插队不能忍。别问我是谁插队。”

“生活和活着是有很大区别的。35岁之前,多尝试自己喜欢的工作,别在工作中消磨了生活的乐趣,不用着急定下来,可是我爸妈居然跟我说‘三十而立’。”

……

微议

劝架

父母和女儿,哪有什么隔夜愁!两头劝劝:

锁门保护“隐私”,打人犯法,某种程度上确实是带着独立、法理的西式味道,是保障自我独立空间和维护自我权益的需求。阿姨叔叔,就当“娃长大了”,慢慢适应把她当大人对待,您总不会因为邻居不开门而大喊着捶门吧?您更不会因为有点小摩擦就对邻居拍拍打打吧?

另外,这位同学,独立、法理不是单向的,你在寻求尊重的同时,也不能无视自己对父母应有的尊重。你可以反锁保障自己的“隐私”,但是知道为你买菜做饭的妈妈回来了,立刻开门那不是西方最重视的为人礼仪吗?就因为是你妈,就可以让她拎着两大袋菜干耗到你把题答完才能进门?

民主、平等,是双向的,单向的民主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专权”!

这事儿不要上升到东西方文化碰撞和教育理念相异的高度吧,父母和孩子的小矛盾就应该这样解决:

当爸妈的,看到孩子津津有味吃完自己做的饭菜,比什么都高兴不是吗?

做孩子的,知道那饭菜为什么这么香吗?那不是味精的味道!

 

推荐阅读:

感人!"小候鸟"女儿回乡前夜给爸爸写了一封信

家里人更要多沟通

孩子泡在书店看谁的书,妈妈你知道吗

国外孩子都在学些什么?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徐夏欣  编辑:陈东
返回
“你滚,我没有你这个女儿。”这时,只听见房间里传出爸爸的一声怒吼。 门边,两大袋蔬菜、水果、鱼、肉塌塌地散落在地上,像是被人随手丢下。妈妈和女儿,你一句,我一句,说起事情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