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路上的郁达夫故居见证了郁达夫和王映霞的婚姻历程
当年这座小别墅仅建造和装修就花了一万五千元,相当于现在的180万元
上图为郁达夫故居改造效果图。
他是写满觉陇《迟桂花》的富阳人,他是徐志摩的中学同学,鲁迅曾以世道艰难而著诗劝他不要移居杭州,可他“儿时曾作杭州梦,初到杭州似梦中”,终于在1936~1938年,他实践了“把家安在杭州”的那个梦,虽只匆匆居杭两年,可他漂泊一生,故居多处,只有杭州这座屋,他出手亲自设计。
杭州上城区大学路场官弄63号有一座青砖黑瓦的老式房子,叫“风雨茅庐”,茅庐最初的主人是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
这幢中西结合、清丽典雅的砖木小楼眼下正在施工保养。修缮工作结束后,将开始内部布展,预计8月底完工,故居将变身纪念馆。
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郁达夫烈士殉难70周年之前,“风雨茅庐”将作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第六批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场馆,向公众免费开放。
“风雨茅庐”1936年建成
当年花了一万五千元
郁达夫的作品中曾多次提及“风雨茅庐”,这带给了他很多美好的回忆,不仅是创作的居所,也是与妻子王映霞的爱巢。郁达夫一生漂泊,出生富阳,早期留学日本,后又辗转广州、上海、杭州、武汉、新加坡等地,他的故居有好几处,但这幢建筑由他亲自设计。
1933年4月,38岁的郁达夫举家从上海移居杭州。郁达夫、王映霞夫妇花了1700元买下了玉皇山后30亩山地,后来置换地皮,拿这块地换到如今大学路上的地,开始建屋。据王映霞生前回忆,新家于“1935年年底动工,熬过了一个冰雪的冬季……足足花掉了一万五六千元”,建成后,还“涂上了朱漆,嵌上了水泥”。
郁达夫亲自为它取名“风雨茅庐”,由著名学者马君武题字。小记粗算了一下,1936年的时候1斤大米2分5,1700元可以买68000斤大米,按现在1斤大米2块3的价格计算,相当于156400元,那么,1935年的15000元建屋费到了现在大约是180万元,也够得上豪宅的标准了吧。
虽然名叫茅庐,实际上却是一座精致的宅院,对于名实不符这一点,郁达夫也曾在回忆录《记风雨茅庐》一篇中自黑道:“中国的山人并不入山,儿子的小犬也不是狗的玩意儿,原早已有人在干了,我小小的再说一个并不害人的谎,总也不至于有死罪。”
只在风雨茅庐住了两年,1938年,郁达夫的婚姻应了住宅的名字,“风雨大作”,之后他离开杭州去了新加坡。1940年两人离婚,风雨茅庐给了王映霞。
“这次主要进行屋面翻修,排漏排危,然后油漆、粉刷。”湖滨指挥部的工作人员说,“上世纪80年代到2007年,这里一直作为小营派出所使用,2007年进行过一次大修缮,之后曾有文创单位入驻,为了办公方便,用的都是铝合金门窗,现代味有点浓。现在要恢复原貌,把门窗换成木制门窗,统一风格,让它有老房子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