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圈”的一些做法,或许能给我们启示
“麦田圈”组织失独家庭外出散心。
生不起病已经成了失独家庭不能回避的问题,不只是经济上的沉重负担,更是生活上的一大难题,无人照顾、关怀。
本该是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可是这小小的居室内,除了两位老人,就只剩这两只乌龟了。
一失独家庭的家里天花板已经发霉,凸起。
7月19日,新塘家园的老李和其妻子,双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80多天前,他们的宝贝女儿因为身患白血病不幸离世,这个家庭在两个月间破碎瓦解(详见本报7月20日第10版)。人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再次把目光聚焦到失独家庭上。
三口之家一下痛失儿女,该如何重新找到支点,“老李们”又该如何驱散孤独,走出阴霾?上城区清波街道的失独家庭关爱项目——“麦田圈”的一些做法,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他们最怕的,就是孤独
姚乐娴——“麦田圈”失独家庭关爱项目的负责人,2013年接触这项工作,今年已是第3个年头。目前这个组织登记在册的家庭有37户,其中失独家庭11户。姚乐娴说:“这里每增加一个数字,都是工作人员无数趟上门倾听换来的。”
中年丧子是人生之大不幸,这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很容易就把自己的世界封闭起来,把人生的色彩调为灰色,要让他们打开心扉实属不易,“开始做这个工作,自己的情绪都会受到影响,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倾听孤独,因为他们最怕孤独。”
姚乐娴说,做了这些年的失独家庭关爱工作,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对老夫妻,2012年4月,33岁的儿子因为心脏原因突然离世,老两口突然没了生活和精神的支柱。姚乐娴第一次来到夫妻俩家中,虽然家里装修得挺好,却“没有家的模样”,老两口沉默不语,对外界的关心显得十分抗拒。她没有放弃,在第五次登门拜访之后,夫妻俩终于主动谈起了自己的儿子,那次谈话持续了很久,“我感觉他们需要倾诉,感觉出他们内心的孤独,我们就是他们最好的倾听者。”
像这样的倾听,“麦田圈”几乎每天都在做,听他们的烦恼,疏导他们的情绪。为了让这些失独家庭走出阴霾,“麦田圈”联合辖区所属单位,不定期开展各种活动。
我们能做的,只有这些
在和这些失独家庭建立信任,取得定期联系之后,“麦田圈”在失独家庭的心里,就如同自己的另一个孩子,“他们现在有什么问题就会想到我们,或者主动到我们这里来坐坐,聊聊家常。”姚乐娴说,甚至一户已经搬离清波社区的失独家庭,每次都专程从富阳赶到杭州来参加集体活动。
除了精神上的安慰,生活上的帮助,是“麦田圈”的另一项重要工作。80岁的吴老太已经独自一人生活了20多年,40岁那年,丈夫过世,60岁那年,唯一的女儿又因为产后抑郁离世,吴老太彻底没了依靠。姚乐娴说,针对这样的家庭,他们会给予更多的关心,“麦田圈”有一个志愿者库,由浙江工业大学的大学生和社区党员干部组成,2000多号人,来自不同的行业,可以提供各种例如定期医疗服务、心理咨询、庆祝生日等上门服务。
作为一个社会公益组织,“麦田圈”的帮助能力十分有限,姚乐娴说:“我们是真的想帮助这些家庭,但是目前来看,也只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服务,至于别的,我们也心有余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