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里做对比实验,当下车人数相同时
“先下后上”节约黄金5秒,下车更从容,多上4个人
如果少了这5秒,你很可能下不了车
乘客从门边硬挤出来。
5秒钟可以做点什么?可以眨两次眼睛,打一个喷嚏,做一个决定,甚至发一个呆。对于乘坐地铁的人而言,5秒钟也可能意味着你被一群涌上列车的人堵在车厢里错过目的地。
如果是遵循“先下后上”的原则,结果会不会有所不同?7月18日,记者在龙翔桥做了一组“先下后上”的实验,看看在这个原则下到底可以节省多少时间。
“先下后上” 下车至少可提早5秒
7月18日,下午3点半,地铁龙翔桥站2号站台,每个屏蔽门前至少有20名乘客在排队,站台内人声鼎沸,彼此之间的交流,都要提高音量才能听到。
下午3点44分,2号站内扶梯下来的屏蔽门前站有40来名乘客,大家在站务人员的提醒下,排成两排,空出中间的通道留给下车乘客。列车靠站,屏蔽门打开,车内乘客听从指挥先下,记者数了一下,下车人数是10人,所花下车时间是16秒,与此同时,40名乘客开始上车,23秒后全部上车完毕,没有对冲情况,25秒后屏蔽门关上。
下午3点52分,同一扇屏蔽门前,上车人数39人,这一次,没有任何引导和提醒,所有乘客拥挤在门前,形成一个半包围圈。列车靠站,准备下车的5名乘客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几个人被涌入的客流挡在车厢内动弹不得,最后这5个人自动排成一排,用力挤出一个空间,贴着左边车门艰难地下车了,耗时17秒。
实验结果显示,25秒的开门时间内,有人引导的情况下,就可以多上4个人,另一个组数据更值得注意,同样的下车人数,有人引导的情况下,可以节约至少5秒的时间。
“黄金5秒” 事关你是否能顺利下车
5秒钟时间,这对乘客来说意味着什么?
来看一个细节,昨天下午3点55分,列车靠站,30多名乘客一拥而上,下车的8名乘客迟迟下不来,其中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是最后挤下车的。刚走下站台,黄色指示灯亮起,屏蔽门关闭,实在有些惊险,如果能够多5秒钟,这位母亲就能从容许多。
杭州地铁集团办公室主任助理吴艇解释了这“黄金5秒”的意义,“现在杭州地铁开门时间在18秒左右,客流大站25秒,如果少了这5秒钟,一些小站点的乘客,可能会被滞留在车内下不了车。”
文明与效率能不能兼得?
许多人担心的是,老老实实先下后上,会不会挤不上车,文明与效率到底能不能兼得?
从实验数据来看,在“先下后上”的原则之下,秩序比以前更好,上下车的时间更可控。地铁集团预计 ,“节约5秒钟,多上4个人”这个数据在高峰期会影响更多人。
吴艇补充解释道:“杭州地铁目前采取到站自动打开,离站司机手动关闭的模式,司机会观察没人上下车了才关门,乘客不必担心还没上车就关门。”
接下来,地铁集团考虑增加志愿者“点对点”提醒,来共同引导大家形成“先下后上”的文明乘车观念,留出重要的下车通道,留出“黄金5秒”,也留出舒适的乘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