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市级垃圾分类检查小组抽查165个生活小区 垃圾错投、分类错误是占比最高的问题
魅力之城小区垃圾分类小小志愿者。
2010年3月,杭州正式开始实行新一轮垃圾分类,如今已5年。
那么,如今生活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中,哪类问题最多呢?
记者昨天从市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获悉,6月份,在要求各城区继续强化属地监管、推进重心下移、开展城区自查的基础上,市级检查小组抽查了杭州市区的165个已开展垃圾分类的生活小区,发现垃圾分类问题2370个,其中,垃圾错投、分类错误等问题1631处,占问题总数的68.82%,高居榜首。
除了垃圾错投、分类错误的问题以外,相关负责人还透露,还有其他问题,如部分城区属地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未按要求配置分类垃圾桶、垃圾桶破损、标识错误等问题仍然存在。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全民性工作,需要社会共同参与,但目前垃圾分类教员、指导员和志愿者等“三支队伍”作用发挥不大,“楼道长”等工作推进缓慢,市民群众参与度普遍不高。
“厨房垃圾”最容易被错投
杭州的垃圾分类,具体分为四类:厨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对应绿色、蓝色、红色和黄色垃圾桶。由于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相对比较多,因此,相关部门要求生活小区内,绿色和黄色垃圾桶必须搭配放置,并达到一定数量。另外,红色和蓝色垃圾桶也要在小区的一定区域内放置。
那么,居民投放垃圾时应看清楚,分类投放。尽管杭州新一轮垃圾分类已开展5年,不过垃圾分类被“误投”的情况还是屡屡见到。
清远里位于凤起路和中山北路口,小区里有一个很大的垃圾房,放置着绿色的厨房垃圾桶和黄色的其他垃圾桶。
记者发现在厨房垃圾桶中,丢着旧衣服、废纸箱等。而按照正确的垃圾分类方式,废纸箱应该丢到可回收物桶中。而在可回收物桶里,记者又发现打包好的蔬菜叶子等厨房垃圾。
同样,记者又走访了建工新村和江滨花园小区,虽然社区内都放置了分类的垃圾桶,但垃圾桶内的垃圾,错投现象明显。
相对来说,位于天水巷的胭脂新村小区垃圾分类情况比较好。居民陈大伯告诉记者,家里人都会根据垃圾分类投掷垃圾,这是因为几年来社区多方宣传,居民都习惯了。“同时,小区内还有保洁员,会帮助我们,没分好的再重新分过。”
陈大伯说,根据他几年来的垃圾分类经验,发现厨房垃圾最容易搞错。“比如,我们吃完饭,会随手拿张餐巾纸擦擦嘴巴。后来收拾餐桌的时候,很容易会把纸巾和剩饭、剩菜混着丢入厨房垃圾桶中。还有,我们从菜场买回来的菜都有外包装,一顺手就扔进了厨房的垃圾桶内。”
垃圾分类,社区宣传队很关键
说到这个,不得不说一个小区。2011年3月,江干魅力之城小区开始试行垃圾分类,目前,这里的日常垃圾分类准确率高达90%以上。
说到其中的奥妙,其实就靠一批志愿者。他们由小区热心的居民和楼道长们组成,从2011年开始,几乎是天天敲门“说教”,也“看过别人脸色”,也吃过“闭门羹”,几年坚持下来,小区内的垃圾分类氛围越来越好。
谢大姐就是其中一位,她是一幢楼的楼道长,她告诉记者,“绿色的厨房垃圾袋,每两个月发放一次,都是我亲自去送给每户家庭。送上门的时候,顺便给他们讲讲垃圾分类的知识,提醒他们注意的要点。另外,每天晚上八九点,各家各户都把垃圾扔出来了,我再去翻看每一个垃圾袋,发现没分类好的,就特别拿出来,第二天上门再去教。”
对于魅力之城小区“楼道长”的做法,今年,市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正在全市范围推广,并呼吁各区加快建立生活垃圾“三化四分”楼道长队伍,充分发挥“三支队伍”的督导作用,加强现场指导和培训宣传,切实提高垃圾分类水平。
6月份,市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采取市级督查、城区自查、公众监督等多种方式,对“组织保障、目标完成、分类质量、设施管理、宣传到位”等生活垃圾“三化四分”工作开展检查,共发现问题2370处,平均得分56.40分(满分100分)。具体各区考核成绩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