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已发现11块牌匾
目前第一要务是保护
“谁能知道,它们被砌进墙里了。”
“这些祖宗的牌匾还好吗?一块不少?完好如初?”
昨天的庄口村被周边村民快速聚焦,很多人赶来一睹究竟:他们想知道这些老牌匾到底长什么样子,是谁题字,题了哪些字,题字的人有几个状元几个进士。
村民委员会主任却有点着急,他觉得首先应当“闭门谢客”。“目前并不知道有多少块牌匾,没有继续‘发掘’下去,就怕一个不当心会对牌匾造成损伤。”他说,很多人知道这些牌匾的存在,甚至也引起过一些牌匾收藏者寻访,保护是第一要紧的。
“尽管这些牌匾都有比较具体的所有者传承沿革,但相关权利人很多,所以最妥当的方法还是统一保管。”他介绍,目前已经能看到字样或确定是牌匾的木板共有11块,其他房间隔墙还没有被打开,无法统计具体数量。
钱报记者也了解到,目前显露“真身”的只有三块牌匾:“年高德卲”、“熙朝人瑞”和“天赐纯暇”,从落款看能初步确定一块制作于明代,一块是清代(乾隆五十一年)的,一块是民国的。这三块牌匾大小尺寸相差不大,除一块是由官府颁赐外,另两块应该是由当地的乡绅或进士举人所题。
有没有研究价值待考
相关部门已经介入
几十年前突然消失的牌匾,很不经意地突然现身,这让很多庄口村民惊讶兴奋,失而复得是一种最为复杂的心情。
和之前“天天见”时的心情不一样,“今天见”让一些村民把目光移向了牌匾背后——它们值钱吗?我能要回家吗?
因为在牌匾的发现、“发掘”过程中引发了纠纷,当地公安曾到现场处理;加上不少牌匾的落款不清,无法断定具体身份必须先期统一保存。所以村民想马上把自己祖上的牌匾搬回家不太可能。
浙江浙联律师事务所章林虎律师说,因为背景复杂,这些牌匾的归属问题不能简单地定性。对于出处、传承明显的牌匾,村民完全可以主张要回——但这最后还是需要法律来界定和支持。他认为最好的也是价值最大化的做法是,设立文化礼堂,把牌匾作为一个村、一个族的历史、文化见证进行展示。
至于这些牌匾值不值钱,钱报记者也咨询了省收藏协会相关专家,得到的结论是:牌匾从材质上划分,主要有木质、石材和金属三种,但以木质居多。为牌匾题字的,主要是当时的显贵、名流和书法家,文字最常见的是真金字匾(在字上敷贴金箔)。除非题字人、牌匾的身份特别,该类东西的市场价值并不太高,更重要的是包含在牌匾中的文化、历史信息。
还有一些问题依然没有弄清:这里总共有多少块牌匾?这些牌匾分别制作于何时?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砌进墙的?为什么会被掩藏在墙壁之内?最新的消息说,当地文化部门已经介入调查研究,相信不久就能得到答案。我们也将进一步关注。 (感谢汪先生提供线索)
拱宸桥边的吉如遗址有新发现 3处文物埋藏点 确定遗址大致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