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市民来跟政府部门现场对话,一方是直言不讳的考问,一方是有问必答——杭州连续举办了6年的“公述民评”活动,通过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等形式,着力推动政府科学决策、科学施政和自我调适、自我纠偏——已经逐渐成为杭州市深化作风建设一张“金名片”,也在老百姓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昨天,杭州市作风办、市考评办开会部署2015年“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活动。44家市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九城区作风办、考评办主要负责人悉数到场。新一轮让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红红脸出出汗”的“公述民评”,初定于10月至11月展开电视问政。
今年的“公述民评”,杭州将用严格的跟踪督办和责任追究,来推动政府职能部门作风转变、问题整改和工作落实。近期还将重点对去年“公述民评”有关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检查。凡“整改不到位”、“问题不解决”、“群众不满意”或出现反弹回潮的,要进行严肃追责和通报曝光。
今年将开展5场集中问政活动
今年的“公述民评”活动由市作风办、市考评办共同主办。
此前,市作风办开展“问政主题您作主”活动,向市民征集今年的问政主题。从去年5999条社会评价意见建议中梳理出10个备选主题。经过广大市民投票,今年的“公述民评”主题确定为“三治两优”,即“治水、治气、治堵、优化政务环境、优化居住环境”,将开展5场集中问政活动。
第一场(优化政务环境):问政主题为“提升窗口服务效能”,重点问政内容为3个方面:一是行政审批事项下放衔接;二是规范审批中介服务;三是便民服务网络延伸。
主要问政单位是市审管办、市市场监管局及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滨江、余杭、萧山、富阳等九城区政府。
第二场(治水):问政主题是“推进河道长效管理”,重点问政内容为2个方面:一是河长制作用发挥;二是河道监管部门日常管理。
主要问政单位是市城管委、市环保局、市林水局和九城区政府。
第三场(治气):问政主题是“深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问政内容有3个方面:一是建设工地扬尘源头管理;二是餐饮油烟排放;三是工业废气排放。
主要问政单位是市建委、市城管委、市环保局、市市场监管局和九城区政府。
第四场(治堵):问政主题是“提高城市交通通行能力”,重点问政内容有3项:一是优化公共交通(包括公交、地铁、出租车等);二是城市道路建设;三是路面交通管理。
主要问政单位是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交警局和九城区政府。
第五场(优化居住环境):问政主题是提升社区管理水平,重点评议内容包括垃圾分类、违建查处、房屋群租、路面停车、物业管理等5个方面。
主要问政单位是市住保房管局、市城管委、市民政局和九城区政府。
紧扣民生的“两优”主题
首次入围集中问政专场
优化政务环境、优化居住环境,是首次列入问政主题。
市作风办负责人说,问政主题主要还是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比如“优化政务环境”,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等是杭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需要重点破解的难题。
“在杭州经商十多年的金先生曾反映,一些审批事项快一年都没弄完,他的办事感觉是有关单位踢皮球,有些审批人员态度恶劣……”今年年初召开的杭州市作风建设大会上,曾经曝光去年以来市民反映较多的“办事难”问题。
“办事难、办事繁”,这也反映出如今政务环境的弊端,从市民对窗口服务的反馈来看,“提升窗口服务效能”已成为了民众日常生活的“刚需”。
还有“优化居住环境”这一主题,则是从社会评价意见中选择问政方向和主题,并公开征集社会意见得来的。
市作风办、市考评办在对今年拟开展问政的10个备选主题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时,很多市民提出,他们非常关注垃圾分类、违建查处、房屋群租、路面停车、物业管理等涉及群众居住环境的热点问题,希望跟相关政府部门直接对话,考问其一年的工作成果及服务质量究竟如何。今年的问政将紧扣“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首次引入“阶段性评议”
跟踪整改进度 督促问题解决
今年“公述民评”在问政形式上也有创新,首度引入“阶段性评议”流程。
在这一流程中,将通过《民情观察》等栏目,对去年“公述民评”现场问政中民评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追踪。重点通过杭州电视台《我们圆桌会》栏目或杭州网论坛,开展五场“阶段性评议”,每个主题安排一期,每半个月左右开展一次,通报被问政工作的进展情况,点评讨论存在的问题及后续改进措施。增加“阶段性评议”流程,跟踪整改进度,落实问题的解决。
今年的“公述民评”,分活动准备、问题收集、阶段评议、电视问政、落实整改等五个阶段进行,至12月底前结束。
在问题收集阶段(7月至9月),市作风办、市考评办将通过市政府网站、杭州网、杭州廉政网向社会公布今年问政主题及重点内容,向社会各界征集典型问题线索(包括图片、视频等)。
大家最关注的电视问政阶段,时间在10月至11月。
在整改落实阶段(10月至12月),各问政单位要针对民评代表指出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并在问政活动结束后一个月内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对整改不落实的,媒体要公开曝光。对整改不力、问题依然突出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依据有关规定实施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