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脚下 每天上千人经过的护墙裂开了5米长的大口子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5-06-14 07:07   

每隔2小时,社区有专人来此巡查。 

    每隔2小时,社区有专人来此巡查。

    目前已设了隔离区,每隔2小时社区专人巡查,下周一将确定具体解决方案

    入梅,以前又叫“入霉”,整个梅雨期往往能聚集一年中半数的降雨量。雨水是干旱季节的盼望,也是六月江南的烦恼——它可能会带来潮湿、造成交通不便,更重要的,过量雨水可能会造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杭州吴山脚下十五奎巷附近有一道高坡,十几天前,坡沿石墙突然出现松动和裂缝。尽管几天前已经用脚手架隔出了隔离区,周边居民还是很担心:“这些裂缝这么长这么宽,如果连续大雨,山水一冲刷,说不定它什么时候就倒了。”住在周边的居民边比划着边和钱报记者诉说着担心。

    石块松动

    5米裂缝横贯墙面

    从十五奎巷转入晓霞弄,往前约30米的距离,钱报记者看到了由脚手架围成的墙体隔离区。整个隔离区有12米长,一直延伸到上山的台阶;1米来宽,占据了一半的道路;高1.5米,上层用红色的布条包裹,墙面上也悬挂有5块“挡墙松动,严禁靠近”的警示牌。

    这不是一堵普通的石墙,因为它在吴山脚下,承载的是山体重量。“以前山脚只有这条路没有护墙,后来山上老是有泥土、石块被雨水冲下来,于是就砌了这堵墙。”打进本报热线电话的朱先生说,入梅以后这几天,这面用大石块垒起的三四米高墙墙体慢慢发生了变化:很多的雨水直接从墙体里流出来,石块间的缝隙也越来越大,部分石头甚至出现了松动和移位。

    “接下来的雨水量会更大,这面墙壁能扛得住吗?看着真叫人担心啊。”

    钱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石块的松动集中于墙体的东侧,除了石与石之间的缝隙,不少大石块也已经从中间开裂,而最长的裂缝有5米之长,基本上横贯了整个墙面。

    墙面的另一侧是巴尔干客栈,客栈的梁老板告诉钱报记者:“墙面大概是2004年垒起来的,去年就出现了一些细小裂缝,一直没有相关部门来处理。今年的裂缝变大了很多,很危险,前几天也不知道是哪个部门在这里设立了这条隔离带。”

    每天往来上千人

    墙体若垮塌则行人危险

    晓霞弄本就是一条“交通要道”,因为从这里可以上吴山、看钱塘江,所以每天来往的人络绎不绝。

    “晓霞弄在早上最热闹,附近的居民习惯上吴山早锻炼,上上下下都要经过这里的。”住在晓霞弄13号的陈女士是每日上山的晨练者之一。她说在四五天前就看到有人过来支架子,当时还不是很清楚是怎么回事,“现在每天经过的时候都要看看,裂缝是不是变大了,石头会不会掉啊,靠近一点都感觉很危险。”

    梁老板每天在自家客栈门口看人来人往。“一天下来,锻炼的、做生意的、路过的、旅游的,经过这堵墙的少说也有八百上千人。如果遇到‘高峰’,这里还会堵,万一这墙垮了……”他不敢想后果。

    钱报记者也进行了“蹲点”,掐表计算,平均每分钟就有17人经过,而且近一半的还是行走比较缓慢的老年人。

    每隔2小时专人巡查

    下周一就会确定具体方案

    这些钢筋支架是谁设立的?临时的隔离措施为什么没有得到进一步加固?

    钱报记者找到了十五奎巷社区。

    “前段时间连日暴雨,街道来了通知,要求社区对可能出现的滑坡点、事故点进行排查。”社区相关负责人说,这一处的墙体裂缝是他们在紧急安全隐患排查中发现的,并在问题发现当日,即6月8日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

    社区工作人员说,他们立即联系了城管、国土和住建局等部门。这些单位也迅即安排了专业人员到现场勘查。“当时分析的结果是认为吴山脚下的这面墙体有滑坡可能,必须立即组织人员设立隔离区,并制作了警示牌。”该工作人员说,除了这次避险措施,社区还对晓霞弄附近居民下发了“地质灾害的避险通知书”,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目前这堵危墙处于24小时监控中,每隔2小时就会有人员进行巡查。”十五奎巷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相关部门会在下周一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具体是加固还是墙体重修目前还不得而知。在此之前经过这里的行人,还得小心啊!

    (感谢朱先生提供线索)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通讯员 范雨涵 记者 鲍亚飞 文/摄  编辑:高婷婷
返回
入梅,以前又叫“入霉”,整个梅雨期往往能聚集一年中半数的降雨量。雨水是干旱季节的盼望,也是六月江南的烦恼——它可能会带来潮湿、造成交通不便,更重要的,过量雨水可能会造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