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日前举办暑期实习生招聘会,近4000人次在校生参与应聘。 陈胜伟 摄
本报杭州5月18日讯 “你的简历我们留下了,有进一步消息我们再通知你。”“好的,谢谢您!”起身告别了企业招聘人员,推了推脸上的黑框眼镜,小陈重重地叹了口气,“这种情况,一般就是‘没戏’了呗。”近日举办的浙江省综合性人才招聘会上,小陈的心情再次沉重起来——这已是她年后参加的第7场招聘会了。
小陈是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眼看毕业日子越来越近,她的心就像千万只蚂蚁在爬。今年以来,省人才市场、市人才市场,她没少跑,网上简历也是一份份投了出去,可多半石沉大海。“找个理想的工作,怎么这么难!”小陈很烦恼。
此时,在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应届毕业生钱欣川正在热火朝天地干活,不时向身边的师傅请教。作为公司定向招的实习生,再过一段时间,只要没有大问题,他就可以成为该公司的正式员工。
一名高等院校的本科生,一名技工院校的毕业生,两人的求职命运截然不同。小陈郁闷了:16年寒窗苦读,怎么本科生找工作还不如技校的学生?
小陈是嘉兴人。眉清目秀、斯斯文文的她从小学习成绩优异。2011年,她顺利考上浙江工商大学。小陈的家庭条件一般,父母收入都不高,家里也指望着女儿能出人头地,找份好工作。
大学前3年,小陈从不敢怠慢学习。直到大四,学校基本没什么课,同学们都陆续出去实习、找工作,小陈才意识到,自己也该离开象牙塔了。
“周围同学找工作,都不太顺利。”小陈告诉记者,许多工作不是需要有专业特长,就是要有工作经验,这两条她都不具备。“在学校学的都是理论知识,找工作的时候,企业不看重这个。”
其实小陈并非找不到工作,好几家企业的销售岗位都在向她招手,但她不愿意做。“销售什么门槛都没有,没什么技术含量,而且我口才也不好,感觉不适合。”一句话,小陈就把这份工作推掉了。
与小陈相比,1994年出生的钱欣川对于找工作似乎一点都不苦恼。“前段时间回家,听到我奶奶在和其他人谈论现在找工作困难,我都没感觉到啊。”小钱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就在杭汽轮实习了。
在小钱的不少初中同学看来,他算是不走寻常路。2010年,初中毕业的小钱,没有升入普通高中读书,而是选择了到杭州读技校。“我成绩不是很好,尤其是英语。”小钱坦言,那时候他考上了普高,但考虑到自己的学习成绩,也担心将来高考很难有大的起色,他觉得还是学一门技术比较踏实。
家里的独子要去读技工院校,起初让小钱的父母难以接受,不过儿子坚持,他们还是支持了孩子的选择。
2010年秋天,小钱走进了杭州第一技师学院的大门,这里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很新鲜,和普通高中不同,这里有和工厂车间一模一样的教室,有各种企业使用的机器和工具。生性喜欢摆弄小东西的小钱,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小钱读的是5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前两年,以理论学习为主,从第3年开始,就开始进行实际操作,最后一年,所有的学生会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
“我们的很多老师,以前都在企业车间里工作过,有实战经验。”有了专业老师的培训,小钱学习更努力了。曾经的“后进生”摇身一变成为了“后劲生”,曾代表第一技师学院参加过各种技能比赛,还获得过全省第一名。
“之前,也有企业到学校来招聘,同学们都去投简历了。”小钱告诉记者,在那次招聘会上,身边不少同学都找到了工作,也有不少企业向他抛出橄榄枝。去年,杭汽轮到学校招定向实习生,成绩优异的小钱一下就被相中了。
其实,小陈和小钱的求职故事也代表了现在许多年轻人的就业经历,他们的故事远远未讲完。高校本科毕业生和技工院校毕业生差别究竟在哪?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毕业生未来的就业路该如何走?本报还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