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姚成和他的恐龙作品。
翠苑中学陶艺教室中孩子们的作品。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发明出了陶器。之后,人们用它吃饭,用它装东西,就连睡觉,都会用陶瓷做的枕头。然而,陶瓷不光实用,古人还在它身上下了许多功夫,让它变得更加美观耐用,像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都是惊艳于世的珍宝。
而现代人,更多地把陶瓷当成了装饰品。那么,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这种古老的艺术真的变陌生了吗?
其实啊,很多用心做陶的孩子们一直都“潜伏”在每个学校中。陶瓷在他们手里,化为了天马行空的原材料,蕴藏着无限可能。
为了找出这些爱陶艺的孩子,此次杭州南宋官窑将联合杭州日报举办“寻找小小陶艺师”活动,一起走入每一所带有陶艺气息的学校,看看藏在这些美丽校园中的小小陶艺师,究竟是怎么做陶的。
首发“寻找旅程”,我们来到三所学校,见识一下厉害的小小陶艺师吧!
三墩小学:挖一块泥巴进行创作
在三墩小学的陶艺教室里,摆满了孩子的各种陶瓷作品。生动的小羊,各式各样的奖杯,有趣可爱的创意闹钟……一个个充满童趣的陶瓷作品,塞满了教室的角角落落。
三墩小学的孩子都是从零开始学习陶艺教程。而对陶艺接触多了,一些孩子也慢慢开始对它产生了兴趣。负责陶艺课堂的郑老师告诉记者,除了平时开设必修课,学校还有个陶艺社团,只要对陶瓷感兴趣的孩子,都可以参加。现在,还真有那么几个对陶艺很执着的孩子,每周都坚持过来做陶。
在陶艺教室里,记者看到了几个正在认真创作的孩子。
二年级的章姚成,正在为自己的恐龙组合做最后的塑形。从小爱恐龙的他经常让恐龙作为自己陶艺创作的灵感。霸王龙、剑龙、翼龙,他喜欢将大大小小的恐龙都放在一起,成为他陶泥王国里的一员。回到家,章姚成也不放弃。没有原材料,他就去旁边泥塘挖一块泥巴,把泥巴往水泥地上一放,创作就又开始了。
翠苑中学:文化课与陶艺齐头并进
与很多中学不同,翠苑中学一直以来都很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金工坊、纸艺坊、陶艺坊,这些五花八门的手工课堂,都是学生们的必修课。
教课的潘老师以前是英语老师,后来当起了劳技老师,对做陶,他也越来越喜欢了。
“我是从零开始学陶艺的,其实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从他们这里我总能看到各种灵感与创意。”潘老师告诉记者,好几个学生在陶艺上很有灵气,而且学习成绩也特别好。
在这些孩子中,正在读初二的裴昊是很抢眼的一个。目前,她正在和同学们讨论着参加杭州南宋官窑美丽校园陶艺大赛的设计方案。她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酷爱陶艺,感觉这陶土一上手,灵感就都蹦出来了。“我有好多想设计的东西都在捏陶的时候实现了,能在学习之外做我的陶艺作品,真的太幸福了。”为了这次大赛,裴昊也早早地准备了起来,她还特别设计了图纸,想要为大赛努力一把。
采荷中学(濮家校区):学习最专业的陶艺
走进采荷中学的陶艺教室,专业性就体现了出来,拉胚机、泥板机、喷釉枪一件不少,就连烧陶的机器也有。
陶艺老师王老师告诉记者,既然让孩子学陶,就要让他们学最专业的知识,有好的材料与机器,也能让孩子有更好的体验。
王老师说,通过陶艺课,有几个孩子已经成了自己的得意门生。初二的朱翌潇学了多年的国画,有美术功底,从小学陶艺,坚持到现在,作品也多为难度较高的人像。而程子浩则俨然成了王老师的副手,帮老师制作烧釉的支钉,一个个小小的支钉,充分体现了孩子对于陶艺的耐心与热忱。
在教室里,记者看到几个同学正在熟练操作着泥扳机,将陶土分开后,把它放入泥扳机内压平,一块平整的泥板就做成了。
为了锻炼孩子,王老师还会让学生尝试烧陶瓷,让他们亲手完成整个流程,在实践中体会做陶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