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杭州拱墅区“半山立夏节”传统民俗活动在半山国家森林公园举行,组办方准备了6大盆刚出锅的香糯乌米饭,免费分发给市民。 吴元峰 摄
杭州采荷一小钱江苑校区学生在“斗蛋比赛”。 叶寒青 柳彬扬 摄
本报杭州5月6日讯 今天是立夏,除了食乌米饭、斗蛋等习俗,立夏还要“见三新”:樱桃、青梅与新麦,酸甜和新谷滋味飘香的时候,更多人也在期待夏日的来临。今年夏天是冷是热?与厄尔尼诺现象会有多少关联?梅雨会否如去年般姗姗来迟?
立夏非夏春意浓
立夏之日,有雷雨出没,不过,这场雨只在浙中南地区匆匆而过。
今天白天,杭城说好的阵雨又“爽约”了,阳光不按常理躲起来,气温也比预计的要高。截至15时,杭城和余杭的最高气温达到27.2℃,和桐乡的26.9℃并列前三,浙北北部地区的最高气温普遍在25℃到27℃,其他地区则只有20℃到22℃。
在“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在22度以上”的气象学标准前,立夏和夏天之间,依然是隔着一段春意浓浓的时日。“二十四节气最初是根据黄河流域一带的天气总结而成的。”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说,虽然节气的概念已经推广开来,但对浙江来说,虽然节气歌里所描述的农事繁忙季已经开始,气象上的季节变迁却都要打个时间差。
事实上,每年的立夏基本上都在5月5日、6日前后,比如从2010年到现在的5年里,除了2011年和今年,立夏都是5月5日。如果查询杭州的气象“大数据”,则会发现,自1951年到现在,5月6日有降水的日子占到四成,但雨量也并不是立夏日前后的卖点:60多年间,杭州降水超过10毫米的年份只有9年。立夏节气后,雷阵雨来访频率的增加才是大趋势,比如未来一段时间,晴雨相间的日子还不少:8日到11日,14日到15日,我省都有降水过程。
气温上的变化更值得关注。有气象记录以来的5月6日,杭州最热的记录是2003年的32.8℃,但从1951年到现在,5月6日气温超过30℃的情况一共只出现过6年,其中却有4次都发生在2000年以后,距离我们最近的就是2012年的32.6℃。立夏之后各地气温将明显升高的说法倒是又应景了一把:明天浙北地区多云到晴,其他地区多云。全省最低气温为16℃到18℃;沿海地区最高气温26℃到28℃,其他地区29℃到31℃。
厄尔尼诺仍在持续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ENSO的监测,2014年5月到10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已经持续6个月比常年同期偏高0.5℃以上,表明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正式形成。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启祎称,虽然厄尔尼诺曾有减弱的迹象,但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海表温度又开始升高,距平指数维持在0.5℃及以上,因此,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中。
具体到我省,今年过完的4个月,我省都呈现出了气温偏高的格局。今年1月,全省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6℃,刚刚过去的4月,气温也继续偏高了1℃。4月初,全省有40多个县(市、区)的最高气温刷新了4月上旬的历史纪录。同时,浙北地区的降水偏多,浙南浙中地区则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