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绿色亲水长廊”已见雏形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5-05-07 07:35   

垃圾成堆的河流 如今白鹭翩翩飞舞

桐庐地处钱塘江上游,自古以来,便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山水风光而闻名。

然而,依水而居、因水而兴的桐庐人也曾饱受垃圾河与黑臭河横流、生态环境破坏的困扰。2014年开始,桐庐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富春江流域水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如今,这条绿色亲水长廊已日渐成型。

凤川街道大源村境内的长峰坞溪,便是一个活脱脱的例子。通过综合整治,长峰坞溪已经从一条旱涝灾害频繁的山涧小溪,蜕变成为一条集防洪、排涝、蓄水灌溉、美化等功能于一身的水利河。

山溪治理成了精品景观工程

长峰坞溪全长5.6公里,是凤川街道大源村的“母亲河”。凤川街道为这条母亲河投入了300多万元,聘请专业团队对河道进行设计和施工,将简单的山溪治理打造成了精品景观工程。

沿着新建的河道,溪水淙淙,清澈见底,偶见几条小鱼在石缝中欢快地穿梭,三两只白鹭停在溪边嬉戏,这画面让人赏心悦目。凤川街道村建办主任吴旻说:“之前大源村从来没有看到过白鹭,现在白鹭愿意来这边安家,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据吴旻介绍,由于地势落差大、沙质河床下渗快等地理构造的因素,从前的长峰坞溪在夏季水较浑浊、涝水难排,暴雨一来便洪水成灾;而冬季则河道干枯,乱石堆砌,无水可用。村民们偶尔也会把生活垃圾倒入河道中,导致垃圾堆积,再加上一些畜禽养殖场流出未经处理的污水,也要直接排放到河里,河道水质受到了很大影响。

为了改善村里的人居环境,提升村庄品位,凤川街道对长峰坞溪进行了综合的整治。吴旻介绍说,“我们首先引导村民实行垃圾分类,减少垃圾污染,同时对生活污水也进行了集中处理,目前污水处理工程已经全村覆盖。”

除此之外,一条长峰坞溪还同时配备了一名“河长”、一名“段长”、一名“分段长”和一名“民间河长”,来监督日常河道的保洁和保养工作,确保河道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

现在,大源村依托整治后优美的长峰坞溪风景,开始积极发展中高端民俗产业和生态旅游经济。据悉,目前大源村已经与上海同济大学教授组建的山缘乡村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签订了相关项目开发协议。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徐博 通讯员 王卓瑜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