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中国茶都的“茶文化特色街” 如何让茶香更浓?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5-05-05 07:53   

说好的“凯旋路茶文化特色街”尚未成“街”

前期入驻商家们都在观望等待 

早上9点,凯旋路茶叶街上的店铺已经早早开门。店员们收拾妥当,在门口的醒目位置挂出了“新茶上市”的大红招牌。但往店里望,杭州茶厂、御龙井、卢正浩等6家并排的专卖店里,1个顾客都没有。店员们有的摆弄手机、有的上网追剧,有的店员眼巴巴向外张望着。

“之前说是打造高端、专业的茶都,但是新店开在这里,我们既没有熟客,又很难‘拉拢’新客。生意很淡。”卢正浩的店员张雪莉说。“不过,新的市场开出来总要有个过程,一般都要‘捂三年’,有个磨合期吧,我们还是有耐心等待的。”

根据当初规划,“凯旋路茶文化特色街”(中国御茶街)是一条以弘扬中国茶文化为主题,集名茶研发、品鉴、展示、销售、休闲为一体的茶叶文化特色街。但是现在,除了杭州老茶厂前面有一个单独的“杭州茶厂”门店外,其他几乎所有的店铺都集中在了“茶园名都”里。

一条开业一年的“茶文化特色街”尚未成“街”,先期入驻在“茶园名都”的商户们还在观望等待,那么,作为中国茶都中的“茶文化特色街”,如何能让它如预期地“火”起来,让茶香更浓呢?

坐拥杭州茶厂工业遗存 集聚茶业发展权威机构的文化特色街

“凯旋路茶文化特色街”的“身家背景”实在显赫——不仅有1946年6月建厂,有“东方第一茶厂”之称的杭州茶厂老工业遗存。更是聚集着浙江省茶叶学会、浙江省茶叶产业学会、杭州市茶叶协会、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浙江大学茶叶研究院等机构。这些机构几乎影响着整个浙江省茶叶的发展。

此外,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浙江大学茶叶研究院4家权威机构也在此处相互为邻。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特色街规划之初,这里不仅提出要打造销售展示园、创新科技园和文化休闲园这“三园”,还要包括茶销售展示、茶信息发布、茶生态体验、茶产品研发、茶检测鉴定、茶叶标准制定、茶文化交流、茶文化休闲六大功能的“六个中心”,并要设置茶文化主题公园、新杭州茶研院大楼、茶文化特色商业街等多个功能区块。

2014年4月20日,农历谷雨当天,茶文化特色核心区块重头戏之一的“茶都名园”正式在凯旋路70号诞生。“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茶都地标性建筑”,从一开始,这里就提出了这样的宏伟目标,希望通过创新服务和产业集聚,使它成为爱茶人向往的“茶生活新天地”。“茶都名园”还成为了2014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的主会场,前不久,2015年万人品茶大会也在这里举行。

特色街管理部门的想法是,以“茶都名园”作为“排头兵”,再带动整条茶文化特色街的发展。

现状

“茶都名园”成了“独苗”

商户们认为知名度不高是特色街旺不起来的主因

记者昨天在“凯旋路茶文化特色街”看到,实际上,这里还称不上真正的“街”,街两边没有什么茶叶店,茶商们都集中在“茶都名园”的一幢房子里面。

“现在茶都名园里有128家商户,在运行初期,入驻率就达到了100%,和我们的预期是一致的。”具体实施“茶都名园”项目的杭州合众茶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办公室的江月说,如果运营得好,下一步他们会与采荷街道、江干区区政府一起,在凯旋路上打造出其他有特色的茶叶店铺,形成一条完整的茶特色商业街。

为了提升“茶文化特色街”的名气,先期入驻的茶都名园做了不少活动。“比如全民饮茶日、武林斗茶,三月份还有两岸迎新春茶会。今年春茶上市后,我们还有各地的名茶推荐会”。江月介绍说。

但商户们显然对现状不是特别满意。“知名度还不够。有时候我说让朋友来茶都名园坐坐,我朋友就说在杭州生活了二十多年,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地方。”商户王晓明说。

茶都名园的后面是文化创意区“茗园”,有做茶服的,有做茶艺培训、茶叶包装设计的……都是“独门独院”、装修异常气派的商家。

商家们告诉记者,按照最初的规划,这里是融合名茶销售、包装设计、产品研发、茶技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茶生活新天地。但是现在也少有人迹,有一两家直接“关门落锁”。

“本来想着是一年比一年好,但是今年好像也没什么起色。有几家以前从佑圣观路老市场搬过来的,受不了这边的冷清,已经打算搬走了。”王晓明的店里除了茶叶占了一个展示柜,其他的整面墙的展示柜上都是各类的玉器蜜蜡和白瓷摆设。“我这里就当是和茶友聊聊天、品品茶的地方。”

商户们告诉记者,目前在茶都名园的商家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从佑圣观路老店搬来的,搬了新地方会损失一些老客户,积累新客户也比较困难。

关于茶文化特色街“火”不起来的原因,店家们觉得知名度不高、交通不便是主要原因。

“路不熟的人,这个不太找得到。赶上采荷二小上学、放学,还要经常堵车”张雪莉说,清泰街过来要走清泰立交桥,再绕过来,桥下面的小路经常堵车。走庆春路,车子又不能直接开过来。

“很多杭州人不知道这个地方,外地人更不知道了。知名度不够人气怎么能旺呢,外地游客来了大都去了佑圣观路的茶叶街。”另一位商家则表示。

“不过话说回来,新的市场起来是要有一段时间的,再观望观望吧。”张雪莉表示。

个例

线下生意不景气 不少商家瞄准了线上

有商家一年多赚三千五百万

线下生意清淡,商家们把目光盯到了线上。卢正浩的店老板卢江梅说,虽然在茶都名园的门店里进出的客人不多,但是由于开拓了网络市场,她在2014年多赚了3500万,占2014全年营业额的60%,比其他6家直营店的销售额还多了20%。

“2010年开始做网上销售,现在还要有100多人来专门打点网上的生意,忙活到晚上十一二点是常事。”卢江梅说。

潘文英的店位置较偏僻,租金也最低的,但由于抓住了老客户,生意也做得相当不错。2014年卖掉了近3000斤的龙井茶。

“一大半的茶都是老客户预定出去的,不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新客人也开始慢慢积累起来了,到现在也有100多个了。”潘文英说道,为了扩大营业额,她今年还向几家大公司递交了投标书。“要是能成功一两家,估计一年就能多销售出去五六百斤的西湖龙井。”

“现在政府部门来买茶叶的少了很多,但是民企的订单却明显多了,特别是公司做的礼品茶。”潘文英说,她还尝试在包装上体现企业特制的LOGO,反响也不错。

解读

主管部门:

丰富业态 考虑打造成“茶香小镇”

业内专家:

网上拓市场、实体重体验或是破解之道

看到了“凯旋路茶文化特色街”的现状,相关部门也正在商讨应对之策。这半个多月,采荷街道和相关辖区单位正在为茶叶街的发展进行“头脑风暴”。他们甚至有个初步的设想,把特色街打造成“茶香小镇”。

“从街转变成镇,业态会更加丰富,聚集性应该也会更好,但是目前一切都还在进行可行性分析。”采荷街道经管科科长傅怀杰说,以后,这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茶叶市场”,还会发展整个茶产业链,目前有些产品已经研发出来了。“比如,茶与酒的结合的保健酒,提取茶多酚等物质制作的美容面膜等等,只不过暂时还没有推入市场。”

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会长商建农对于特色街的现状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问题出在这几个方面:开业时间短、交通不便、聚集效应不强、宣传较弱。

如何改进?商建农给出了一贴“药方”——开拓网上市场,注重实体店的体验。

“现在实体店遇到了瓶颈,很多人都喜欢网购了。如果商家能把线上的市场做起来,那么客源就从杭州扩大到全国,甚至国外,市场将成倍扩大。”商建农说,实体店主要吸引的就是本地人,要更注重体验性。

“能亲眼看到、摸到、闻到,再有商家很好的服务和介绍,还可以亲口尝尝,这是网上销售所没有的优势。这个优势要放大。”

而在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看来。有相当数量的品牌企业聚集,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商业氛围也很重要。“这样才能吸引人来。然后要想留住买家,那么周边的配套,比如停车场之类的便利条件也要有。”王建荣说,以“茶都名园”为核心的凯旋路茶文化特色街和佑圣观路茶叶一条街不同之处在于,佑圣观路有20多年的历史,说起“茶叶一条街”,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佑圣观路。那里距离西湖近,不少游客逛完西湖也会顺便来买点茶叶,商业氛围比较好。而且那里的摊位也比较小,租金便宜,又有不少搞批发销售的,价格也会比别处便宜一些。

此外,茶叶的品质和包装品牌化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没有品牌的茶叶大家会选择得越来越少。“以前买散茶的人比较多,要什么包装就灌什么包装,现在很多人就不会花这时间去挑选,而是直接去买有品牌LOGO统一包装的茶叶,质量也有保证。”王建荣解释说。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徐博 摄影 詹逾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早上9点,凯旋路茶叶街上的店铺已经早早开门。店员们收拾妥当,在门口的醒目位置挂出了“新茶上市”的大红招牌。但往店里望,杭州茶厂、御龙井、卢正浩等6家并排的专卖店里,1个顾客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