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最美风景在路上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5-05-03 08:28   

    分道而行守规则

    5月1日,在西湖断桥,游客按照警戒线分流,游览秩序良好。本报记者 林云龙 摄

    快乐文明采摘游

    连日来,在绍兴上虞区覆卮山樱桃园,来自省内外的游客文明观光、采摘。通讯员 刘盼 摄

    秩序井然看动漫

    5月2日,杭州动漫节滨江白马湖主会场人山人海,但参观者文明有序。本报记者 吴元峰 摄

    记者探访假日旅游“文明表情”

    “五一”小长假点燃了人们一年的出游热。在线旅游网监测显示,我省“五一”假期出行人数超出清明节游客量的一倍多。

    今天,记者走进景区、农家乐、旅行社和机场,探访小长假旅游的“文明表情”。

    “爸爸,我想去看海狮表演。”“我们乖乖在这排队,很快就轮到我们了。”80后的许鑫这样安慰4岁的女儿。

    在长兴海洋城,今天9时一过,海狮表演厅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还好一切都井然有序。“今天因为下雨的缘故,人比昨天还多,我们工作人员就轮流休息,在几个人流集中区维持秩序。让人高兴的是,游客大都文明有序。”海洋馆工作人员小陈介绍,上岗前,他们都经过多种技能培训,要能下水表演、能现场讲解,还能随时化身为文明引导员。

    今天一早,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的农家乐巷深竹缘迎来不少游客。陈女士一家三口今天特地从杭州赶来游玩。玩完滑滑梯后,儿子拿起苹果吃起来,但是每咬下一口就把皮吐在地上。一旁的陈女士赶紧捡起来,放进随身携带的塑料袋。“出门游玩,尤其是带着孩子一起,垃圾袋少不了,带走了欢乐,不能留下垃圾。”陈女士说。

    下午2时左右,记者来到杭州中山中路浙江中国青年旅行社门店,偶遇来咨询出境游的王先生。第一次打算跨出国门玩一趟,王先生既兴奋又有点担忧:“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又怕自己不懂当地的风俗习惯而被贴上不文明的标签。”

    省中青旅副总经理张帆说,为应对可能发生的不文明旅游情况,他们会在出团前向游客发放一份文明出行手册,并在导游词中穿插一些提醒游客注意当地风土人情和法律法规的提示语。

    这处省中青旅门店,每天都会在大屏幕上播放文明旅游宣传片。张帆说,相比宣读一条条文明旅游条规,这样图文并茂的宣传更容易让游客接受。

    但是不文明旅游行为还不少。傍晚5时左右,范女士带着父母来到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机场大巴处,准备坐车回家。范女士近年来每年带父母出去游玩一趟,这一次,他们刚刚结束6天的海南之旅。

    “小长假出门旅游的游客非常多,旅途很顺利,但还是有不少游客喜欢大声说话。”范女士说。

    从5月1日开始,国家旅游局新实施两部旅游新规,发布了文明旅游指南。据介绍,我省已在考虑出台游客在旅游中不文明行为的信用记录办法,如果游客在国内或者国外因不文明行为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就会留下旅游信用不良的记录,影响以后的出行。

    文明旅游,需要堵疏结合。萧山机场文明办副主任冯乐天每天要去机场的出境旅游宣传点转一圈。他带过去的数千份文明出行宣传资料几乎天天都被游客取阅一空。

    不只是景区、旅行社和机场,文明旅游是一场全民的行动。省中青旅导游高丽婷说:“近两年来,中国游客的文明素质明显提高,还有游客自愿做起文明督导员。我觉得文明旅游还需要更多游客自觉参与进来。”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李丹超 张丽 通讯员 成守江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