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建筑节能打开“依法治市”新局面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5-03-30 06:58   

信息化管理

推动建筑节能法制化

研究表明,目前建筑能源消耗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8%,杭州国电能源环境设计研究院院长叶水泉曾表示,“预计再过不到15年,这一数字将会上升到40%,成为全国能源消耗总量中占比最大的行业,建筑节能潜力巨大。”

那么,如何推动建筑节能改造且有效管理?杭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借助信息化手段,对建筑节能实行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

4月1日,市建筑节能信息管理平台将连同《条例》一起正式启用,届时将对新建民用建筑节能审查信息和建筑能耗信息实施动态管理。

作为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条例》对新建建筑节能提出了明确要求,“新建、改造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应当按照规定设置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并接入市建筑节能信息管理系统”。《条例》对民用建筑项目从规划、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做了规定,旨在从源头遏制非节能新建建筑。

备受关注的杭州奥体主体育场将“绿”体现在项目整个实施过程中,利用BIM、CAD、三维模拟等先进技术,采用百年混凝土等先进工艺,成功解决施工难题,实现理论到生产力的转化。

利用适用技术

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举步维艰的现状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我国现有大量的民用建筑中,不节能建筑的能耗是节能建筑的1-2倍,因此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所节约下来的能源量将非常可观。

杭州地处江南,冬冷夏热,结合这样的地域和气候特点,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也需要因地制宜。

4月1日后上线运行的建筑节能信息管理平台,要求对两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建项目建筑用能监测系统上传至杭州市建筑节能信息管理平台。《条例》从既有建筑能耗统计入手,结合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对于高能耗的既有大型公建强制进行节能改造。

一个城市的历史建筑,是这个城市岁月的印记。让历史建筑真正“活过来”为现代人所用,是既有建筑改造的现实应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建筑系的老师们,对平远里历史建筑群的节能改造有了新的想法。

杭州市平远里历史建筑群,是民国时期典型的石库门式联排住宅建筑,共有18个单元组成,中间一条里弄,总建筑面积为3495平方米。经过历史的风霜雪雨,这位沧桑“老人”的“身体状况”如何?根据现场调查和相关施工图纸,平远里建筑群除少部分有拆建和改动外,整体仍基本保持着初建时期的总体格局、建筑形式和风格特征,建筑结构稳定,但还是存在多处不同程度的破损情况。

平远里历史建筑修缮工程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合理利用,力争建筑使用与历史保护的平衡;适宜性技术为主,力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舒适健康生活,力争节能降耗与舒适健康的双赢。

这一改造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认可,建筑节能要为舒适度服务,在此设计理念的引领下,该历史建筑节能改造采取了优化整合的策略,实现了适宜技术、高舒适度、低能耗低成本的改造理想。

注重消费者权益

调动全民建筑节能积极性

《条例》的出台,将在民用建筑项目的各个环节保证建筑节能的实施,作为消费者可以根据公示信息维护自身利益。

比如在项目施工阶段,《条例》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在施工现场对建筑节能性能、节能措施、可再生能源利用等节能信息进行公示;在房屋销售时,《条例》规定应当在商品房销售合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中,向买受人明示所售商品房的能源消耗指标、节能措施和保护要求、保温隔热工程保修期等信息,并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建筑物建筑节能要求的提高,也使得消费者在建筑使用过程中,得到舒适室内热环境,同时又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能源费用支出,与全社会息息相关。同时,《条例》也规定全社会成员应配合做好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旨在充分提高并调动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建筑节能意识和积极性。

要实现节能又环保的家庭生活,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当然成为很多家庭的首选。 因《富春山居图》而蜚声在外的杭州市富阳黄公望村和建德市莲花镇戴家村,在农房改造示范上走在了前列。360多户农村屋顶上的光伏瓦系能源,为农村新居带来了清新环保的给养。

合大光伏瓦,它不仅是一款光伏器材,也是一种节能、节材、环境友好的绿色建材,安装上光伏瓦的屋顶,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以大幅增加民居可支配的电力资源,同时还能减少居民对煤炭、液化气的消耗,改善人居环境。

新能源的利用,造福了许多大型工程项目。杭州铁路东站枢纽,屋顶光伏发电工程总装机容量10MWp,总投资2.4亿元,工程25年运营期内年平均发电量约1000万度,可满足杭州市约5000户城市家庭、近2万多人全年的用电需求。与传统火力发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400 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970吨、二氧化硫排放300吨、粉尘2720吨,节约用水20000吨,将产生显著的节能减排效应!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丁岚  编辑:沈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