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是未被正名的规划路名,一条是存在多年的老村道
最近,杭州江干区运新社区一条新建道路要正式命名,不少业主代表认为,这条道路目前的规划路名“御道路”就不错,建议相关部门以此命名。没想到,隔壁御道社区的居民得知这一消息后,跳脚了,坚决反对。
原来,在老底子御道社区还是御道村的时候,村里有一条老村道,名字就叫“御道路”。很多居民说,这条御道比他们的年岁都大很多,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就到过这儿,所以有御道之名。村民们认为,御道是村里的文脉,怎么能随便把不相干的路也命名为御道路呢?
一场围绕“御道”的路名之争由此展开。
搜百度地图,出来两条御道路
现场查看,各自竖有指示牌
昨天,记者搜寻百度地图,输入“御道路”,结果跳出来两条同样名为“御道路”的道路。一条位于运新花苑二区和运新花苑三区中间,一条位于御景路钱江二桥铁路涵洞与御景路杭甬高速涵洞中间。
记者驾车特地去两条“御道路”现场看了看。沿着凤起东路一直往东行驶,车行至御景路运新花苑二区,前方道路上方出现了一块交通指示牌,指示牌上显示,前方左手边就是御道路。这是一条新路,双向四车道。
继续驾车往东行驶,过了钱江二桥铁路涵洞,车行至“御道社区服务中心”,右手边出现一条小巷子,5、6米宽,800米左右长,巷子口的路牌上赫然写着“御道路”,记者注意到,这个路牌是白底黑字的老款路牌。
两条御道路,哪条才正宗?
记者来到御道社区,社区居民58岁的章宝兴告诉记者,社区里的这条御道路已经存在了好多年,当然最正宗了。御道社区副主任陈海华说:“为什么三堡社区、五堡社区都以堡来命名,到了我们四堡这里却用御道社区来命名?这是有原因的,可以说,御道是御道社区命名的由来,这里的居民对御道有着很深的情结。”
既然御道路在御道社区早已存在,那位于运新花苑二区和运新花苑三区中间的那条“御道路”由何而来?江干区地名办周副主任表示,这条新路所谓的“御道路”命名只是规划路名,还未经市政府正式批复,也就是说只是暂时的路名。至于记者看到的交通道路指示牌上标识的御道路,周副主任表示,指示牌是道路建设单位运河综保委设立的,因为这条新路建成后至今还未正式移交给交警部门,所以指示牌也还未通过交警部门验收。
同时,周副主任为御道社区的御道路正了名。她表示,御道社区的御道路确实已存在多年,当初地名办在道路巡查时,发现运新社区中间这条新路也立了一个“御道路”的路牌,发生重名情况,已经要求道路建设单位及时作了拆除。
御道路因乾隆下江南而得名
“作为社区文脉,路名不能让”
御道社区目前有363户居民,2009年,御道社区整村拆迁,大部分村民都在外过渡等待回迁。
章宝兴告诉记者,实际上社区里这条路以前不叫御道路,而是叫御道。御道路的名称是地名办多年前命名的。路名的由来,源于一个民间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到过这里。这一带的老百姓说起这个故事,个个都会津津乐道。
据说乾隆下江南时,从庆春门外景芳出发,沿着里海塘去海宁。在快到云峰与章家坝接壤处的小桥边时,远处出现一座高高耸起的石质建筑,下人回报说前方是一水闸,名曰青龙闸,乾隆一听龙颜大变:闸和铡谐音,皇帝乃真龙天子,今日若过青龙闸,肯定不吉利。于是当即吩咐改道。
文武百官动用了当地百姓,从里海塘落塘往东南方向,穿过桑园、沙地,筑起了五马并驰的临时大道。乾隆沿着这条新铺的大道绕过了青龙闸,再上里海塘一路往海宁而去,这条专门开辟的沙地大道就被称为了御道。
当时乾隆改道走御道时,这里还是海涂沙地,零星地散落着几户草舍人家,自从乾隆走过后,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带来了极旺的人气,人慢慢多了起来,渐渐形成了村落,这大约就是御道村的前身。
“乾隆皇帝改走御道的传说已经无从考证,但御道路见证了御道社区发展的历史却是千真万确的,可以说御道路是御道社区的文脉。”章宝兴很激动,他说,虽然现在整村拆迁,这条御道路老路也许会重新规划,但御道路这个路名却是居民们一定要保留,不能让的。
既然已有御道路
为何规划新路用了同名
既然御道社区御道路的存在已经是事实,为何运新花苑小区的居民,也同样钟情将家门口的新路命名为“御道路”呢?
记者联系到了小区居民徐先生,他告诉记者,家门口的这条新路建成后,使用“御道路”这条规划路名已经近两年,居民们都非常习惯了。而御道社区整村拆迁后,原本的御道路可能就没有了,这一地块的道路都要重新规划。他认为新的御道路跟御道社区的距离也不算远,新御道路和乾隆走过的“御道”并不冲突。御道路只是一条方便使用的道路名称,御道则是御道社区内一处有历史传说的遗存,两者并不冲突。
其实对“御道路”钟情的不止运新花苑小区的居民,记者了解到,附近一家楼盘同样以“御道路一号”为自己命名。该楼盘售价起价每平米超过3万元。不过以御道路命名的楼盘名字并非该楼盘本名,而是项目推广名,记者从江干区地名办了解到,该楼盘向地名办申报的实际名称备案为“御道江河汇流公寓”。
对于新路能不能命名为御道路,记者了解到,江干区地名办、区民政局联合运新花苑业主、御道社区居民代表等,召开了数次座谈会进行商讨,但至今仍存在异议。
“其中一次座谈会上,我们曾建议这条新路命名为御邻路,除个别外,当时运新花苑大部分小区居民代表是表示赞同的。”江干区地名办周副主任表示,对于一条道路的命名必须有一些先置条件,比如要符合当地历史渊源,挖掘文化内涵,还要有一定的指位性。当然不能有路名重名的情况发生。
周主任同时表示,道路的正式命名一般由道路建设单位征求道路周边居民意见后提交方案给市地名办,由市地名办协调各方并组织专家进行讨论,最终命名。目前运新花苑二区和三区之间的这条道路的命名方案,建设单位正在征求意见中,还没有提交道路命名申请。
事情了解至此,记者心中还存有一个疑惑。既然御道路已经在御道社区存在多年,那为何在规划运新花苑这一片区时,对运新花苑二区和三区之间的这条道路使用了“御道路”这个规划路名,依据是什么?规划路名定名又需要哪些程序?这个疑惑,昨天记者联系了相关部门,但并没有马上得到答复。关于此事进展,本报也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