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阿姨:怀念整条街睡满人的日子
都说“故都闲地少,深巷往事多”,昨天的走访中,不少老街坊向记者讲述了自家和这条街的故事。
朱阿姨的老公从出生起就一直住在这条街上,而朱阿姨自打嫁过来以后,一转眼也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如今,我儿子都46岁了。”
朱阿姨说,要说这条老街最让她割舍不下的,就是这些街坊邻居们。“我去年手骨摔骨折那次,还是邻居送我去的医院。唉,现在他们已经搬走了。”说到这里,朱阿姨的脸上有一点落寞,“老是想起他们,很挂念的。”
老街上的房子,居住条件都不太好,空间局促,所以碰到天气好的时候,很多人家都会搬张小矮桌,摆在家门口的路边,全家人围桌而坐。
“有的人喜欢聊天,常常捧着一个饭碗,坐到别人家的饭桌边轧是轧非。有时候,谁家烧的饭不够吃了,就到别人家去盛一点,甚至来不及做饭,到邻居家蹭个饭吃吃,也是经常有的。”朱阿姨笑着说。
而更难忘的回忆,则要追溯到二三十年前,一到夏天,整条街上的人全部都睡在外面。只要一吃完晚饭,在门口露天搭一张竹榻儿,或者铺上一张草席,邻里街坊凑在一块,讲故事、拉家常、杀上一盘象棋、老K,一个个酷热难熬的夜晚就变得格外有意思了。
王大妈:家里的大门从天亮敞到天黑
见到王大妈的时候,她正坐在自家门口悠闲地晒着太阳。她说,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阳光温暖的午后,她总是喜欢在门口坐着,有时候还会眯上一小会儿。
王大妈说,她也讲不出来住的这幢房子到底有多少年了,“房子是我公公那辈传给我们的,连他都说不清楚这个房子是什么时候造的。反正我18岁就住在这屋檐下了,已经有60多年了。”
王大妈的家不大,也就70多平方米,一层楼有两个房间,上面还带一个阁楼,两个女儿和女婿就住在楼下的两个房间里,王大妈住在上面的阁楼,一家五口人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
王大妈说,不像现在很多的住宅楼里,邻居之间进进出出门一关,各管各的,“在我们这里,一天到晚家里的门都是不关的,从天亮敞开到天黑。家里要是有客人上门,人还没到,老远就会听见街坊在那一头喊,某某某,你们家的谁谁谁来了。你看,连亲戚朋友都搞得清清楚楚。”
王大妈说,其实真的不想搬走,几乎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以后搬到新房子,老邻居见面就没有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