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夫妻上有四位老人下有至少一个孩子
既要上班又要带小孩还要赡养老人 哪来的三头六臂?
来自浙江的代表委员聚焦养老护理难题
我省养老护理人员缺口30多万 能否免费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昨天,北京紫竹院公园,一位保姆帮助老人站起来活动筋骨。特派记者 陈荣辉 摄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谁来照顾你?”参加全国两会的一位代表,提出这个很现实的问题。
在2亿多老年人口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正在“沉重地衰老”。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失能老人数量已经超过3700万人,预计2015年将接近4000万人。这个数字有多大?与整个黑龙江省的人口相当。有报告预计,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口将在2020年突破4600万。
他们在哪里养老,谁来照顾他们?这个问题也受到来自浙江的代表委员的关注,在他们看来,这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
身边亲友大多选择居家养老
“每个人都会老,这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海宁市华丰村党委书记朱张金说,浙江省已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两大省区之一。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3年底,浙江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897.83万人,到2020年,浙江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深入,老人如何幸福养老,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我认识的大部分老人都选择居家养老,很少有人去养老院。”朱张金说,中国人的养老观念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在我国目前家庭养老能力下降、机构养老总体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居家养老更符合我国国情。他去各地调研过养老模式,北京有一个小区,里面住着50000多人,其中5000多人是60多岁的老人,但只有约100位老人选择去养老机构,选择这种养老方式的,很多文化程度较高、经济不错。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总支书记张天任说,他的很大一部分亲朋好友,都生活在农村,他们家中的老人主要还是靠子女养老、土地养老,都属于居家养老,目前还很少有人进养老院养老。
这些年,好的养老院床位紧张。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浙江省委员会副主委计时华身边上了年纪的亲友中,几乎没人住在养老院里,绝大多数都选择居家养老。
一旦居家养老,就涉及谁来照顾老人的问题。目前许多家庭出现了“4-2-1”的成员结构,四位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加上子女平时工作繁忙,或常年在外地、国外的,老人更需要聘人照料生活。“特别是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护理他们须具备科学的护理知识。”计时华说。
“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在大部分老人选择居家养老这种情况下,政府、社区、养老机构如何把养老服务延伸到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满足他们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是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朱张金认为,我国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数量巨大。这部分人多数分散居住在各自家庭中,其养老不仅有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问题,更有医疗护理问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要具有一定医疗护理知识和技能。
问题就在于,找到这样的护理人员很困难。
照料老年人的护理人员
在浙江缺口有30多万
在朱张金看来,无论是公办敬老院和民营养老院,都存在一个现实问题:护工都是50岁左右的人员,而且人数相对较少,他们对很多老年人的常见或慢性疾病一无所知,能为老人做的仅仅是日常生活料理。工资低、工作累,也成为护工们责任心不强的原因之一。
媒体曾报道,在北京养老护理员队伍中,约四成年龄超过40岁,劳动强度普遍较大,每人每天至少工作8小时,约34%的养老护理员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而他们的工资水平普遍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养老护理员平均流失率在50%左右,整体技能水平也尚有欠缺。从全国层面看,目前全国持证的养老护理员仅为5万多人,新增护理员的流失率为40%至50%。
张天任认为,养老服务从业者之所以年轻人少、中年人多,主要是收入和思想观念问题,还有这个行业还不太成熟和规范,从业人员难有大的发展空间,社会上对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认可和尊重。
朱张金说,找到合格、有资质的护理人员非常困难,尤其是在乡镇。而很多护理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就直接上岗,不懂如何照顾老人,如何耐心去满足老人的需求。媒体报道过护工虐待老人的新闻,说到底,还是因为这些从业人员缺少专业培训,没有服务意识和技能。
“养老产业化已经在逐步发展起来,或许建一幢楼很简单,但提升服务质量,必须要有足量且合格的护工才行。”朱张金说,华丰村已建立了居民养老中
心,村里有不少老人,但没什么老人愿意住下去,一般都是来吃个饭就走了。现在村里的养老中心有房子、有设备,就是缺少护理人员。因为请不到好的护理人员,只有村医务室的几个医生临时帮帮忙。
今年浙江省两会上,浙江省政协委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院长连庆泉曾在提案里列出这组数据:目前全省养老护理型床位已达8.5万张,占全省养老总床位的3.09%,但仍满足不了67.95万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医疗照护需求,纳入医保定点的养医机构往往“一床难求”。但另一方面,据民政厅统计,2013年全省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半失能老人22968人,护理型床位入住率仅占27.2%。“这说明还有许多事情没有理顺。”
连庆泉认为,医疗资源进驻养老服务业缺乏激励机制,财政投入不足,医疗机构开展养老健康服务的动力不足,失能、失智、高龄、失独老人的社会化医疗康复照护面临困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省养老机构医务人员524人、护士768人、护理人员(包括护工)11362人。按国际通用方法测算,全省老年护理队伍(包括护工)缺口30多万,老年护理人员的短缺,成为制约养医结合的“瓶颈”。
加快培养专业护理人才
制定从业资格和标准
如何解决老年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
目前,浙江省包括宁波卫生职业学院等学校,开设了“老年人护理”专业。对此,计时华认为,科班毕业的“老人护理从业者”应像种子一样的办班,培训别人,吸引大量劳动力从业老年人护理。
政府应出台哪些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养?在张天任看来,一是医校结合,政府要进一步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开设老年管理、养老护理专业,加快培养职业类专业护理人才;二是医养结合,建议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融入农村养老服务的医疗需求,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开展专业培训。
张天任还建议,借鉴“师范生免费教育”模式,为农村乡镇敬老院(养老院)定向培养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应该制定一个国家和社会认可的从业资格和标准,甚至工资待遇都要能够挂钩,这样就可以鼓励这些从业者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朱张金认为,国家民政部门应该出台和细化养老机构护工的监管、培训机制,一方面加强养老机构护工的医护培训,使其具备日常护理和基本医疗护理的资质,另一方面也要把护工管起来,制定规范,不能任其随心所欲地照顾老人。他建议,更多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引入专业化、年轻化的护工,让老人们无论是居家还是在敬老院,都能得到健康的生活照顾。
对解决护理人才短缺、养老院一床难求、老年人多以居家养老为主的瓶颈,计时华还建议,参照日本同居型家庭养老模式,对同居子女减税、给予卧床老人社会保障服务,鼓励子女与老人同住。
此外,还可由社工、助老员与困难、失能、失独、孤寡等弱势老年群体结对子,居民、党员、低龄健康老人与高龄的独居、空巢老人结对子,合理调配社区志愿者服务资源。可推广德国经验模式,安排大学生和老年人同住、独居老人与单亲家庭同住,既减轻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又为老年人得到照顾和快乐。
制图 于佳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