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科学松果会,孩子们自己发现了化石 这个周末,一起动手测PM2.5吧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5-01-28 06:48   

小朋友捡到一块透明度很高的方解石。 记者 郑承锋 摄

上个周末,科学松果会的神奇校车再次出发,这次,科学松果会走进了西湖的大山里。一群热情的“果冻”们,手持放大镜,在老师的带领下,拿着放大镜,有模有样地研究起了西湖边石头的秘密来。

你心动了吗?想来吗?这次的科学松果会神奇校车,不见不散。

只有二氧化碳和氧气比例刚刚好

人类才能好好活着

“在很久以前,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含量曾经非常高。后来,海洋生物包括古代珊瑚、贝壳类生物,它们在水中成长过程中,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且形成了它们的贝壳和骨骼,这些海底生物堆积到海底,年复一年一层层叠加,在压力温度下,最后形成了石灰岩。”郑承锋老师指着南高峰一面裸露在外的崖壁说,“你们看,这就是石灰岩。”

郑老师接着说:“在海洋中还有一种生物,叫藻类,它们年复一年释放氧气。终于有一天,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例刚刚好,可以适合人类生存了。”

“现在知道了吧,我们生活的环境是非常脆弱的。”郑老师话锋一转,“如今汽车越来越多,人类活动越来越剧烈多样,把很多二氧化碳从固体变成气体,释放到大气中,形成温室效应。要知道,二氧化碳稍微多一点,人类就难以存活了啊。所以,你们一定要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方解石,依稀看出两个字

“我手上的塑料瓶,里头装着一种液体,叫稀盐酸。”郑老师小心翼翼地打开袋子,用塑料滴管取了些出来,滴到了岩石上。这时,岩石表面开始不断冒泡,就像刚刚烧沸的开水。“哇!”围在周围的“果冻”们开始激动地大喊起来。

“你们知道吗?刚才的气泡全是二氧化碳。”郑老师说,碳酸钙成分的石灰岩会和稀盐酸发生剧烈反应,把固态的二氧化碳变成气态,释放出来。

透明好看的方解石,成分和石灰岩一模一样。方解石遇到稀盐酸,也会冒泡泡。

“如果你们的方解石够薄,拿着它去看字,字会变成两个。”郑老师说,方解石有双折射率,会出现双影。

化石,真的有化石!听到这两字,别说小“果冻”了,连爸爸妈妈都激动了。

“其实,化石一点都不神秘。”郑承锋说,石灰岩,就是大量贝壳类生物的碎屑,层层堆积,在温度压力下,演变而成的。所以,石灰岩中,可以发现很多的古生物化石碎屑。

“你看,这些岩石表面的弧形突起,其实就是古生物贝壳的化石。还有这个看起来有两个圆圈的印痕,其实是古生物海百合的化石。”郑老师这么一点拨,大家立刻就掌握了寻找化石的窍门。

西湖是怎么形成的

爬到了南高峰的山顶,郑老师开始讲这次探秘的重点了——西湖是怎么形成的?

“关于西湖,有很多传说。但是,科学松果会讲的是科学。”郑老师说,关于西湖如何形成,有两种假说,一种是竺可桢爷爷讲的“泻湖说”。以前啊,西湖是和大海相连的。后来呢,因为泥土慢慢堆积,把西湖和大海给隔开了,变成了一个“泻湖”。 “秦始皇南下时,就把船系在宝石山的半山腰的石头山上。”郑老师说,这说明,那时候西湖的水是非常深的,至少在涨潮的时候,可以满到宝石山的半山腰。

还有一种呢,是“火山说”。约在1.3亿年前,杭州这里火山连片地爆发,在宝石山和西湖附近堆积了厚数百米的火山物质。由于岩浆外流而使地壳内部空虚,最后火山口陷落成为洼地,这洼地就成了以后西湖的基础。

快来自己动手测PM2.5

杭州空气质量指数又爆表了!26日下午3点,打开网页,看着窗外浓重的雾霾,让人很忧伤。雾霾成了“无法言说的痛”。

接二连三的雾霾对我们的生活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大气中到底有哪些秘密?我们生活环境的空气质量到底怎么样?这个周末,科学松果会“神奇校车”继续出发,就带着“果冻”们亲自去测一测杭州大气。这次领队的是植物园综合实验室工程师张鹏翀老师,他将带两个便携式仪器,领着“果冻”们前往植物园和马路边对比检测大气。

其中最主要的检测内容就是PM2.5和负氧离子。什么是负氧离子呢?什么又是PM2.5?负氧离子对我们有哪些作用?为什么PM2.5作为评估空气质量的参数之一?想知道这些,就赶紧加入这次的校车吧!

报名方式:转发科学松果会第十三期活动预告微信并截图给我们。

城市通报名方式:下载城市通手机客户端,在“今日看点”找到科学松果会活动帖,直接报名即可。

报名截止时间:1月29日下午5点

报名年龄:10岁-16岁

报名人数:20人

活动时间:1月31日(本周六)上午9点半

科学松果会二维码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边晓丹 实习生 王璐怡  编辑:陈东
返回
上个周末,科学松果会的神奇校车再次出发,这次,科学松果会走进了西湖的大山里。一群热情的“果冻”们,手持放大镜,在老师的带领下,拿着放大镜,有模有样地研究起了西湖边石头的秘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