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站火车站15年来最精心的一次美容即将完工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5-01-18 08:07   

即将完工的城站火车站站前广场

即将完工的城站火车站站前广场 记者 陈荣辉 摄

那些老邻居现在怎么样?

昨天下午,城站火车站的外广场上,一块路边陈旧的广告牌被几位工人小心切割下来,摆放在刚刚拼装打磨好的石板路上等待运走。

再过两天(20日),城站火车站建成15年来最大规模一次“美容”即将完工。以前城站广场上的街心公园、整点报时的大时钟,将重现在大家面前。

为什么叫城站?

城站火车站,历史悠久。最早修建于1906年,当时江墅铁路修建完工,江指的是江干,墅则是湖墅(当时拱宸桥属于湖墅镇)。江墅铁路共有5个站点,分别是拱宸桥、艮山门、清泰门、南星桥、闸口。由于杭州的城门是早晨开门,晚上关门,人们坐火车很不方便,于是拆掉了城墙,把清泰门站迁进城里,由此大家开始叫这座城墙里的火车站为城站。

1910年,城站由现在环城东路金衙庄转盘的位置迁至现址,建成了一座带有西方“折中主义”风格的火车站,改称杭州站,俗称“城站”,此后“城站”就成了杭州火车站的简称。

现在的城站是1999年底建成的,这座外形酷似大坝的火车站,当年还获了鲁班奖。

慧娟面馆就是在城站挑着面摊

把生意做起来的

今年50岁的王新花家住西牌楼社区,离城站七八百米。用王大姐的话说,她的人生是铁路伴随长大的。“我父亲是铁路系统上班的,我小学念铁路小学,中学上的是铁路一中(铁路中学的前身),看病去的也是铁路医院(现浙医一院城站院区)。出生到现在,没离开城站半步!”

这两天,王大姐听说城站火车站的站前广场要重新开放,心情复杂,“以前,这里曾经是最热闹的地方。”在王大姐印象中,从她出生到结婚嫁人,城站始终站在杭州的中心舞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城站很热闹,“那时候店很多,摊子很多,都是吃的!”正对站前广场有家“小苏州”,专门卖小吃,坐火车的人和附近居民经常光顾,还有城站边上江城饭店的杭帮菜,西湖醋鱼烧得一点不比楼外楼差。

王大姐说,当时城站附近最受欢迎的是路边一个个小摊,一个面摊摆出的两张桌子、四五个凳子,往往都坐满了人,这些吃面的究竟是本地人还是赶火车的,看他们点什么面就知道了,一般吃片儿川这类汤面的,多半是本地人,端起一碗拌面囫囵吃下的,多半是赶火车的过客。现在望江门毛有名气的慧娟面馆老板,当年也是这么挑着面摊把生意做起来的。

以前站前广场还有个铁路文化宫,里头有个电影院,看一场电影一毛五分钱,因为那时候坐火车通常会提前很早到车站,看场电影是等火车最好的消遣。电影院里除了放《地道战》《地雷战》,还会放一些平时不太看得到的电影,比如朝鲜电影《卖花姑娘》,编剧和导演是朝鲜的金氏父子,住在城站周边的青年男女偶尔也会去电影院“搞对象”。

老城站曾是杭州的地标建筑

王大姐的姐夫金国龙从小也住在城站附近,与王大姐相比,57岁的金师傅跟城站关系更密切,他是上海铁路局杭州建筑段的工段长。

金师傅说,上世纪90年代拆掉的城站火车站,是上世纪30年代建造的,只有两个候车室,往南方向坐车的到南候车室,往北的去北候车室。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金师傅和同事主要负责老城站的管道维修和日常维护。

在金师傅眼中,老城站的造型像座庙,屋顶和房檐古色古香,瓦片上还有像熊一样的雕像,风格和杭州传统的古建筑不太一样,后来才晓得,这是日本奈良时代的建筑风格。

金师傅说,老城站绝对算得上当时杭州的地标建筑,但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屋顶经常漏水,管道也常坏,他们每年都要修好几次。直到1997年6月,老城站拆除。

还有件事让金师傅印象很深,老城站拆除时,他们测量发现主墙体的厚度有60厘米,几乎是同类建筑墙体厚度的两倍,怎么也拆不掉,最后是爆破了好几次才把基座炸掉的。

西湖饭店当年是杭州最高楼

除了老城站,城站周边的繁华也让金师傅印象深刻。其中包括边上的西湖饭店,在上世纪80年代可是杭州的门面——杭州最高楼。

昨天下午,来到城站西南侧的西湖饭店,招牌的“西”字已经掉落,大门口贴着一张告示,用中文和英文分别写着——“内部装修,暂停营业”。

推开大门,饭店的大堂黑着灯,一个保安和一个穿工作服的男子坐在里面。“饭店关门一个多月了。”保安温建乐两个多月前来到西湖饭店当保安,班没上几天——去年12月份,西湖饭店因租期届满关门歇业。温师傅被告知留守饭店看门,等过年以后新东家接手,“听说新东家要把这里重新装修,还是开旅店,不过可能再也没有‘西湖饭店’这个名字了。”

陪着温师傅一起看门的陈师傅,11年前来到西湖饭店当锅炉师,“2004年以前,西湖饭店叫做江城饭店。”江城饭店上世纪80年代开业,一共11层,180间客房,那个时候算是杭州最高的楼房。

昨天,联系上陈师傅的另一位同事,负责客房的沈大姐。从江城饭店到西湖饭店,沈大姐见证了客房每天的爆满到入住率不到一半的尴尬。

沈大姐说,上世纪80年代,城站的火车班次线路并不多,很多人坐火车要到达目的地必须转车,一般都会停留一天,遇上票难买的时候,等上几天也常有,所以城站周围的旅馆生意都不错。但那时候大部分旅馆是木结构的平房,洋房只有西湖饭店和红楼招待所(现红楼大酒店位置),两家饭店的客房几乎每天爆满。但这十年来,生意不断在下滑,影响最大的是七八年前城站修地铁,还有一次是新东站开通,原本很多城站的火车都搬了过去。

“小皮鞋”朱康明

十几年前,在西湖饭店门口摆修鞋摊的朱康明,在附近街坊和经常来城站坐火车的旅客中名气不小,大家称他“小皮鞋”。因为不管破成什么样的皮鞋、皮包,他都能修好,还看不出修补痕迹来。

现在,西湖饭店门口的修鞋摊早已不复存在,今年69岁的朱康明在小营社区帮助下,11年前在建国南路与郭东园巷交叉口的“郭东园巷”公交终点站旁,开了一家小卖铺,离城站火车站步行只有3分钟。

朱大伯说,郭东园巷公交车站最多的就是坐公交车来赶火车和下了火车来换公交的人,他的小卖铺开了十几年,九成生意都来自这些旅客。

早几年的生意还不错,那时候来杭州打工的人都是一拨一拨的,工人们背着大包小包来挤公交,他的小卖铺经常被等公交的人围得水泄不通。他特地留意过,来杭州打工的人里面,四川、重庆的最多,其次是安徽、河南跟苏北。

昨天下午,我在朱大伯的小卖铺门口站了半个多小时,只来了两位顾客,一位买了包纸巾,一位买了瓶雪碧。朱大伯说,现在生意清淡了不少。

离朱大伯摊位不远,是刚搬来一个多星期的“老太婆排档”,这家蛮有名气的饭店经过两次搬迁,最终还是在城站附近落脚。

“老太婆”的儿子顾永明说,以前去萧山、余杭也要来城站坐火车,现在时代不同了,近一点的开车去,远一点的坐飞机去,就算要坐火车,大多也会去东站坐高铁,城站虽然没以前这么热闹了,但这里就是个城市标记,就像“老太婆排档”,搬来搬去,都在城站附近一样。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蒋大伟 通讯员 许康勇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