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读:本周,因为暖湿气流影响,偶尔会下点雨,但温暖的感觉依然会在。本周七天,最高气温都在10℃以上,最低气温也5℃上下。由于地球自转放缓,2015年会多出一秒,拿来做什么好呢?
暖冬是不是已经铁板钉钉了?
2015多一秒 拿来做点什么好呢?
阳光下的母子 快拍小友 zyya100 摄
晴朗、温暖的冬日总是能让人心情愉悦,希望过完了双休,这份快乐的心情依然能随着大家走进新的一周。
本周,因为暖湿气流影响,偶尔会下点雨,但温暖的感觉依然会在。杭州市气象台预测,明天以及周四、周五,杭州会有一点小雨,其他的日子以多云天气为主。本周七天,最高气温都在10℃以上,最低气温也5℃上下。
从上周五开始,我们已经进入到数九寒天中的“三九”。原该是一年到头最冷的一段日子,今年却格外温柔。而且,有这样冬日温暖的还不仅仅是杭州,中央气象台说,未来10天(1月11日至20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比常年同期持续偏高,北方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2-4℃,南方大部地区气温偏高1℃左右。
民间气象组织“中国气象爱好者”还说,美国气候数值预报显示,这个冬天,我国不仅1月暖,2月还会更暖,今冬暖冬几乎已成定局。目前的悬念,只是到底有多暖,能不能史上最暖?
不过,就像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一样,暖和的冬天,冷空气不强,雾霾就会纠缠上来。
昨天下午4点,杭州的PM2.5指数为76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据杭州市环境监测站和市气象台的空气质量预报,预计今天杭州的空气质量依然为“轻度污染”,建议易感人群减少户外锻炼。
而且,本周的小雨对净化空气没多大的帮助。因为虽然雨水能洗刷空气中的灰尘,但必须是大雨。如果只是零星落下的小雨,搞不好还会适得其反地将空气中的尘埃黏落下来。
2015年多一秒 拿来做什么好呢?
不知道你有没有幻想过,要是一天能多出一个小时,那是不是会宽松很多?一些觉得想干又没空干的事情,是不是也有着落了?
多一个小时肯定是奢望,但是,2015年真的会多一秒!
1月9日,参考消息网有这么一则消息:设在巴黎的国际地球自转学会表示,由于地球自转放缓,2015年会长出一秒。这多出一秒将加在2015年6月30日。届时,原子钟将会在午夜11点59分59秒之后停留一秒钟。
凭空多了一秒,这两天不少网友们都表示“要思考几分钟,好好想一想这一秒钟该怎么度过”——
@刘洋君0428:我需要提前调下时差。
@ElzaScarlet:吃包辣条冷静下。
@不行不至YF:一定要美美地眨个眼把这一秒过了。
@哎翁爱翁:看来6月30号我需要晚睡一秒钟,调整我的作息时间。
@公子琰:在这一秒爱上一个人。
@Mr黄____:可以多看你一眼。
@32号我们在一起吧:多出来的这一秒,对你说我爱你。
@HZT-ao:我会用那一秒许愿。
@林小陌同学:在这秒出生的人,是不是这辈子只能过一次生日啊。
虽然这多出的一秒,实际上并不能做什么,但大家的愿望或有趣,或情意绵绵,都还挺有意思的。如果让你说,这一秒,你想怎么度过呢?
2015年,因为多这一秒,似乎也显得“与众不同”,希望所有人在这一年都能欢乐多一秒吧。
预言武媚娘要当女皇的李淳风 是世界上首位为风定级的人
最近你有没有在看大热的《武媚娘传奇》?剧里面有个名叫李淳风的,你记得吗,就是那个很早预言说武则天会当女皇的人。
李淳风到底怎么看出武则天有“女皇相”的,现在已经无从得知,但是从气象学的角度,这个人还是蛮值得说一说的。他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气象学家,也是史料记载第一个为风定级的人。
百度百科里这样介绍他:李淳风(602-670),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家学者,岐州雍人(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
《中国气象报》最近一篇报道说,李淳风对气象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风的观测与定级上。
风的大小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古代,常在江湖河海上航行的人,如果不知道风力大小,可能会造成严重灾祸。所以,李淳风决定为风定级。
他选定地面上的树,作为评定风力的主要标志,仔细察看大小不同的风吹来时,叶、枝、树干所发生的动态。经过长时间观测,归纳整理,李淳风将风的大小划分为十个等级——
一级,叶动;二级,鸣条(风吹枝叶发出的声音);三级,摇树;四级,堕叶;五级,折小枝;六级,折大枝;七级,折木飞沙石;八级,拔树及根;再加上无风、和风(极轻微的风)共十级。
最后,李淳风把他所定的十级风力的划分收录在《乙巳占》中。李淳风也成为有史记载首位为风定级的人。
过了400多年,英国学者薄福,依据李淳风在《乙巳占》中所载的划分风力标准进一步细分,把风力定为0-12级共13个级别。从此以后,风级有了更明确的标准。现在的天气预报还是按照这个标准来报告风力。
“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
大家都熟悉的这首风力歌,其实最早起源于李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