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那个冬天温暖的援孤行动你还记得吗?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5-01-02 06:13   

开栏语

温暖的脚印

20年前的1月8日,凝聚着众多爱心和期盼,国内首家孤儿基金会——杭州市关爱孤儿基金会成立了。

20年来,在市政府历任领导的关心下,在基金会各理事单位的努力下,基金会为孤残儿童提供医疗援助、改善生活条件、资助城乡散居孤儿和孤儿大学生,给予了切实有效的帮助。基金会的援孤项目同时还得到了市春风办的关注,每年划拨款项予以支持。

20年来,出手相助的爱心人士绵延不绝:理事单位源源不断的捐款支撑着基金会的运作;社会的爱心人士时常捐款捐物,让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感受到一样的关爱。

即日起,本报将连续刊发杭州市关爱孤儿基金会的爱心事迹,谨此向关心支持援助孤儿活动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

“捐了这么多次款,真的记不清了,不过你提起来,我有印象。因为那一次的援孤行动,全城轰动,很多爱心市民和企业都来捐款。”1993年的冬天,翁燕妮和杭城成千上万的市民一起,参与了杭州日报发起的为孤儿捐款行动。

当时的她还很年轻,只有21岁,20年过去了,她感叹道:“当年我和许多同事一起,为孤儿捐了款,这些都早已藏在了记忆深处。当我再次看到那些泛黄的捐款记录本时,回来的不只是我的记忆,还有无限的感慨和幸福。父母一直教育我,‘施’比‘受’更幸福。其实每个人何尝不是在接受大家的帮助中慢慢地成长起来的,给人以关爱,给人以欢乐,对我来说也是件幸福的事。如果这世上有生命因为我们的爱变得幸福,那么我们也就会跟着幸福了。”

一组关注孤儿的主题报道

掀起杭城爱心暖流

1993年,杭州日报创办下午版。下午版的创刊号推出一组主题报道——到儿福院去,听听孤儿们的声音。

11月1日,《叔叔,我想读书》在杭州日报下午版创刊号上刊登。这篇报道通过报纸,口口相传,迅速传遍杭城,一场为援孤爱心大行动拉开了序幕。

当时杭州日报的大众热线还没诞生,热心读者的电话从编辑部的各个角落响起。参与报道的杭州日报资深记者楼时伟清楚地记得,短短2个月,就有2000多个家庭和个人参加了捐款活动。不少爱心企业也纷纷加入进来,杭州西子电梯厂、杭州百大集团、杭州华日电冰箱厂、杭州大厦购物中心、杭州家电工业公司等企业单位慷慨解囊,为孤儿们捐款46万元。

“你捐5万,我捐10万,企业的热情也很高,不光大企业掏钱,中小企业几千上万,也积极参与,有近百家企业捐了款。后来活动越做越大,杭州日报下午版拿出版面给捐款的企业免费登广告。很快,个人和企业的捐款加起来超过70万元。”浙江华日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孙敏华回忆说,70多万元在当时真是一笔巨款。

这笔钱怎么用?为了使援孤活动长期持续,让孤儿能得到更持久的帮助和关怀,时任华日电冰箱厂厂长陈励君提议,将这笔钱集中起来,成立一家孤儿基金会,可以长期帮助那些我们身边的孤儿。

全国首家孤儿基金会在杭成立

奉献爱更要留住爱

那个冬天,杭城因为这一场爱心的暖流而温暖了许多。“我们不但要奉献爱心,还要把爱留住!”参加捐款的企业家们聚在一起,决定对孤儿的帮助不能这一次就结束了,而是要坚持下去,将这颗爱的种子播撒在更多人心中。

由一大批杭城知名企业联合发起,成立了全国首家孤儿基金会,作为一个长期资助孤儿的常设机构。1994年1月8日,杭州市孤儿基金会在杭州正式成立。“华日”厂长陈励君出任首届基金会会长。民政部的领导得知此事后,盛赞这是我国孤儿援助的一大创举。

20年来,基金会不断融入新鲜血液,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加入进来,力量日益壮大。浙江天皇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白象电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杭州湖光饭店、杭州众业达电器有限公司……这些在杭城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都成为杭州市孤儿基金会的成员单位。

王良仟、沈跃跃、虞荣仁、王金财等杭州市历任主要领导,先后担任基金会名誉理事长等职,为孩子们解决了众多实际困难。陈励君、王水福、楼金炎、董伟平、厉玲等知名企业家,历任基金会会长,不管工作多忙,他们亲自走访孤儿家庭,慰问儿童福利院等,年年关注、参与和投入基金会的事业。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孟铁 记者 史洁  编辑:王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