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10月,杭州市急救中心接送猝死病人50人,40岁以下青壮年占30%
钱报记者街头拦访了90位年轻人,超过8成的年轻人感到“累”
医生:身心俱累中,心累最危险,要学会自我满足的多元化,用健康换物质,不可取不“划算”
猝死、年轻人……这个秋冬杭城频频上演的猝死悲剧,不禁让人感叹:年轻人,你为什么这么累?
钱江晚报记者调查发现,“累”似乎已经成为现在年轻人普遍的一个标签,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都脱不了一个“累”字。
临床医生认为,“身心俱累”中,心累是最危险的,而这也是导致猝死年轻化的最直接原因。心理专家则建议,换种思维和生活方式,你可以不用那么“累”。
街头拦访:
超8成路人觉得累,成家、养家、升职都累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于青年的年龄界定,15岁至34岁均属于青年阶段,正处于人生蓬勃期。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也随机选择了90位年轻人进行了街头拦访,学生、IT白领、网店店主、快递员等,只问他们一个问题,“你感到累吗?”
结论是,超过8成的年轻人感到“累”。不过,这其中22岁至23岁是幸福感受“分水岭”,15~22岁的年轻人,大都还处于学生年代,除了学业压力,生活等压力几乎不用面对,是20%中“不累”的主体。
而24岁至35岁,个体具体情况不同,但“累”的理由都有一个共同的变化规律:就业(找工作)累、成家(买房购车)累、养家(上有老下有小)累、升职(职业规划和提升空间)累。
今年《小康》杂志也做过一个类似的调查,“2014中国幸福小康指数”,其中涉及“青年人是否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承受着更大的压力?”65.7%的青年人认为是,22.6%的青年人表示不好说,仅有11.7%的青年人否认。对于人生哪个年龄段最容易不幸福的调查中,无论哪个年龄层次的受访者,都认为处于青年时期的23~34岁最不幸福。
对此,有专家分析认为,如今的不少年轻人受到巨大的生活压力,尤其是那些蜗居在大城市的“蚁族”,更是面临着生存的困境,因而产生了消极、焦躁、无安全感的心理状态。
一组数据:
心“累”加剧了猝死悲剧,25~40岁占三成
长期的“累”,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身心俱疲”,而其中极端的案例则是引发猝死,而猝死病例年轻化的说法,早已经见诸报端,虽然尚无官方的一个统计,但频繁发生的年轻人猝死正在敲响警钟。
猝死,一个听起来蛮恐怖的词,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昨天,来自杭州市急救中心的一组数据表明:2014年1月至10月,杭州市急救中心接送猝死的病人共50人,其中15人为40岁以下的年轻人,比例占到了30%。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猝死病人都是通过120救护车送往医院的,所以实际的猝死病例肯定要超过50人。
钱江晚报记者还了解到,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做过一个统计,25岁-40岁年龄段的人因为心理疾病来就医的,每年都会以20%的速度在增长,而这种心理疾病,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累”。
而公开的报道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近55万,平均每天有上千人猝死,其中多数为中青年。“猝死”这个可怕的词汇已经和中青年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猝死的原因虽然“不明不白”,但杭州市中医院急诊室副主任医师欧阳侃说,根据临床经验,最多见的是心血管系统和脑血管系统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出血等。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室主任黄世恩补充说,一方面是因为患者有基础疾病,另一方面是因为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不正确造成的。
熬夜、加班、酗酒、暴饮暴食、抑郁…………这些都让“身心俱累”,也是不少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而这也是对猝死年轻化的一个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