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桥
维护文物旧貌VS方便周边居民通行,这道选择题该怎么做?
横跨杭州城北上塘河的,有一座名叫“欢喜永宁桥”的古桥,有着200多年历史。
昨天,读者杜先生打进本报热线96068:这段时间,永宁桥桥面中间建起了一条水泥斜坡道,对文物的旧貌造成了不小的破坏。
而主管单位则表示,建这条斜坡道,是因为周边有不少居民反映推自行车和电动车过桥不方便。
欢喜永宁桥,201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这条斜坡道,到底合不合理呢?
【现场】
古朴的石阶上新铺一条水泥斜坡道
“欢喜永宁桥”这名字听着挺喜庆,不过它还有另一个比较霸气的名字,叫作“李王桥”。这座桥横跨上塘河,一头连着东新路,一头连着沈半路,桥北就是拱墅区的皋亭社区,桥南就是下城区。
这是一座单孔拱形石桥,黄色石板铺就的石阶,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桥已经有些年头了。石板的缝隙间长着杂草,石桥两侧的扶手也颜色斑驳,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蹲坐在八根望柱上的几拳高的石狮子。
桥南立着这座古桥的身份牌:欢喜永宁桥原名李王桥,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2013年作为大运河的一部分,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总长40米,宽5.18米,桥拱跨度11.3米,矢高5.8米。
算一下,原来这座古桥已经240多岁了。
这上面提到的“矢高”,是指桥梁拱顶到拱脚的高度差,5.8米的高度差可以看出欢喜永宁桥的坡度还是比较陡的。记者走了一趟,从桥头走到桥中央的最高处,将近20米长,总共有四十三级石阶,如果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走,还是会有些累的。
而杜先生口中的“水泥路”,就铺设在桥面的正中央,大约70厘米宽,青色水泥的底板在旁边有些沧桑印迹的石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刺眼。
【行人】
有的赞新道方便,也有人觉得煞风景
这座欢喜永宁桥,因为靠近住宅区,旁边又有公交车站,所以来往的行人不少。昨天下午,记者在桥上站了五分钟,就有20名行人跨桥而过。
记者采访了几名沿斜坡道推车而上的行人,他们对这条斜坡道还是挺满意的。
“没这条道的话,自行车还能靠力气拖拖上去,电动车就怎么也扛不动了。”小王和他的女友就住在上塘河南岸,每天都骑电动车接送女友上下班。他指着西侧的石祥路告诉记者,自从铺上了水泥斜坡,他来往河两岸就方便了很多。如果像以前那样,经由石祥路上塘河桥过河的话,至少要多花六七分钟。
另一位行人告诉记者,以前把自行车推上桥,累得喘大气,有了斜坡道后就方便多了。“我记得拱宸桥就是这样搞的,桥面中间有条斜坡路。”
不过,也有一些居民持反对意见。住在皋亭社区、每天都会来上塘河边散步的杨大伯,对这条斜坡道就有些不满意。
“这是座古桥,我们走了很多年,都有感情了。搞条不伦不类的水泥斜坡,多少煞风景?”杨大伯说。
更让他担心的是拱桥的安全问题:“古桥都是只能走走人的,这几百斤的水泥铺上去,再加上电动车来来往往,万一古桥吃不住重怎么办?”
【有关部门】
建坡道源于周边居民需要,不存在安全隐患
周边居民告诉记者,这条斜坡道建成才一周左右。是谁建了这条斜坡道?记者致电主管部门杭州市园林文物处,工作人员证实,斜坡道确实出自他们之手,而原因也是为了满足周边居民的通行需要。
“我们也知道,这条道建了要被投诉,不建也要被投诉。其实,作为文物保护单位,我们肯定是希望保持文物旧貌的。”园林文物处的工作人员说起来也是一肚子苦水——原来,从2012年开始,就陆陆续续有不少市民通过12345市长热线等渠道向园林文物处反映,这座桥通行自行车和电动车很不方便,希望增加一条车行道。
经过实地考察后,园林文物处的工作人员得出结论:确实有必要在桥上新添一条斜坡道。
“一方面桥旁边就是个公交站,来往的人很多,另一方面其他横跨上塘河的桥,离这座桥确实有点距离。所以我们决定仿照拱宸桥,在桥面中间添上一条斜坡道,这样做对桥的影响也比较小。”这位工作人员说。
新的斜坡道,会不会产生安全隐患?园林文物处的工作人员很肯定地告诉记者:“不会的,这座古桥属于大型拱桥,承重能力很好。我们在建设之前,肯定研究调查过的,不会因为承重增加造成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