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长指甲戴老花镜干活的老邵
网友“叫啥名字”给快报官方微信留言:我爸爸的裁缝店需要找熟练车工……他一个人干活忙不过来,每天都做到很晚,希望通过快报帮忙,找一位熟练车工。
“叫啥名字”姓邵,是一位警校大学生。他的爸爸老邵的裁缝店开在采菱路上,并以老邵的名字命名:贤华时装店。
昨天下午,老邵戴着老花镜,坐在店里一台电动缝纫机前,正打理一件女款呢风衣的袖子。
老邵53岁,两个拇指指甲留得很长。他说,喏,这样子方便,扣线头、掐布边,拇指甲是要蓄起来……
老邵说话声音细小、沉稳、绵密,在店里每说一句话,都给人在衣服上缝了一针的扎实感。
他对面还有一台缝纫机,坐着一个穿民族风棉袄、搭豹纹围巾的大姐,在缝制呢大衣领口。她是老邵的老伴骆大姐。
骆大姐说话语速极快,跟老邵完全不同,她边做活边数落老邵:“都什么时代了,这么辛苦,又赚不到什么钱,网上随便卖卖,都比做这个强,叫他不要做了,他就是停不下来,我也是看他忙不过来,帮帮他,平时在四季青帮人做事的……”
老邵的老家在富阳,1983年带着裁缝的手艺来到杭州。先在服装厂做了一年,因自己做惯了全套的活,到厂里要么只做袖子,要么只做衣领,“怕手艺丢了,厂里不干了,到朝晖开了个店自己做。”老邵说,那个年代裁缝店很多,特别是过年前,每个小店都很热闹,就像现在的理发店,都要排队的。
热闹景象一直持续了近十年,老邵的裁缝店从朝晖搬到老浙大,再搬到新华路,最后到了采菱路,都还不错。
1990年代,采菱路上还有十几家裁缝店,那时候不远的四季青,有了服装批发市场。
老邵说,四季青逐渐做大,做衣服的人就慢慢少了,都买来穿,裁缝店也一家家关门。采菱路的小吃店、文具店多了起来,房租也在涨。1993年,儿子出生,但裁缝店的生意不大好,为了压缩房租成本,老邵把沿街的商铺退掉,把裁缝店搬到双菱新村的地下车库里,专门做修补衣服、缝边等小活。这样,过了三四年,采菱路上已没有一家缝纫店了,不过他还是找了一间15平方米的小店面,搬了出来,行就行,不行,再想办法。
这些年,采菱路一带,杭州人又出来做衣裳了。
老邵手艺仔细,附近中老年人认可,回头客很多。加上这里有采荷小学等名校,住户密集,人流量大,即使光修修补补,也差不多够维持生计了。最主要的是,这片区域,裁缝店实在太少了。
这几年,骆大姐到四季青里帮人打版(把服装创意设计图做出样板,也叫服装纸样),有些比较难的,就拿过来让老邵试试。老邵这二三十年练成了硬功夫,什么流行样式,到他手里都能做得像模像样。前段时间,中国美院几个搞设计的学生有几件作品,找了几家服装厂都说不好做。到了老邵这里,他笑呵呵地,照画纸上的样子,就做出来了。
恰好,这几年服装界,开始流行“定制”。老邵的主顾里,中老年人之外还多了一些年轻人,甚至还有老外,拿着丝绸面料,请他做睡衣。“来取货时都说‘good’呢!”老邵说,自己的手艺也算在小范围走上了国际。
“他们拿来料子,看着做,一针一线,都在那里,价格是小区店的价,划算,就是少了个牌子嘛!”老邵没想到,这门手艺跟着自己过了三十年,眼看自己老了,还能遇上好时代。
他开始细心留起大拇指的长指甲,这是为了能把腋下、颈部、袖口等细节位置,拿捏好。随着定制服装增多,他的长指甲,折损也很快。
“蓄起来的长指甲用了一个多月就变脆了,断掉、再蓄,用一个多月,再断……”老邵说,现在做定制有点上瘾,每天忙到凌晨一点还做不完,心里面觉得还能拼,但站起来,腰有点受不了。
儿子小邵已经念大三,还有一年就毕业了。
说起爸爸的裁缝店,小邵有些感慨,哎,他就是爱好啊,赚钱不多的,他经常很自豪地说,儿子你看,这条街上,只剩下我的店了。
“唉,爸爸也晓得,人家都转行到四季青做老板了,他还是太保守。但是现在,定制生意好起来,也不好去做其他了,我们只有支持他做下去,”小邵说,自己学的既不是设计,也不是营销,帮不上什么,只有让他别太拼,所以急着帮他找一两个熟练车工,给他分担一点,这样就不用每天忙到那么晚了。
老邵的店门口,从春天起就贴着一张小邵帮老爸写的招工启事。但是熟练工不好找,直到现在都没招到合适的,可能要等到春节过后的技术工返乡潮了。
“我在四季青干活,知道行情,服装业的熟练工价钱很高,动不动每天工资四五百!”骆大姐说,老公的眼光还算高的,找到一个价格和技术都合适的工人,还真蛮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