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的松鼠和蓝鹊,你死我活动物的世界你不懂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12-02 06:34   

萌萌的松鼠和蓝鹊,你死我活动物的世界你不懂

蓝鹊呀蓝鹊,我对你家的“小鲜肉”很感兴趣。

萌萌的松鼠和蓝鹊,你死我活动物的世界你不懂

松鼠呀松鼠,想偷袭,你先藏好你的大尾巴。

这几日,杭州动物园动物管理科科长江志有点内疚:“因为我救了一只刚出生的红嘴蓝鹊。”

这句话乍一听,有点奇怪。

讲个2008年全国卷2的高考作文题给你听,也许就有点理解了——

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好心的游客走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以为外界安全,倾巢而出,结果是,老鹰团队吃饱了……

江志内疚的是,他看起来好像救了这只小雀,但是他并不知道,窥伺这块“小鲜肉”的松鼠或野猫会不会饿死:“这是一种生态平衡,我横插一杠,也许打破了一种平衡。”

红嘴蓝鹊的鸟窝

为什么要搭在“细胳膊”上

从西面进入杭州动物园的羚羊馆,要跨过一条小溪,小溪上架一座木制走廊。抬头往上看,走廊两侧有不少两三层楼高的树木,枫树、栎树等。

三种动物之间的暗战,就发生在这里。

栎树在木制走廊的南侧,两只手就可以握树干一圈。在它旁边,就是一些很粗壮的大树,伸开双臂都环抱不过来。“细胳膊”栎树上一只大大的鸟窝,一阵风吹过,鸟窝随风摇荡,幅度让人担心。

“我一开始关注它们,就是因为觉得奇怪——红嘴蓝鹊打算要生一窝宝宝,可它们为什么要在那‘细胳膊’上搭房子,而不选择粗壮的树干?”杭州动物园博士于学伟老师正在研究相关课题,红嘴蓝鹊在西湖边并不少见,这根“细胳膊”,让她决定选择这一家子进行长达数月的观察和研究。

等待了1个多月,当五六只小鸟们破壳而出,想要捕猎美食的野生动物们跃跃欲试时,于老师终于找到了原因。

“蓝鹊夫妻并不是孤独战斗。为小鸟们放哨的一共有七八位。”这些大鹊们,是小鸟们的叔伯娘舅吗?不知道。不过,它们真的很尽力。

一天下午,有一只松鼠想要偷袭,于是,它偷偷摸摸顺着树干往上爬。可是,栎树纤细,松鼠那条灰色的大尾巴怎么挡也挡不住。爬到半道,被机警的大鹊们发觉,俯冲下来,用尖利的鸟嘴赶走了松鼠。

“如果鸟窝搭在像枫树那样粗树干的树上,野猫、松鼠偷偷地就上去了,大鹊们也发现不了。”于学伟说。

蓝鹊和小松鼠“共生”

萌萌哒小生灵是为了活下去

野猫也就罢了。看起来萌萌哒的西湖松鼠,竟然那么凶残?

于学伟笑了:“红嘴蓝鹊萌不萌?它长大了,也要吃松鼠的。”于学伟研究的课题,就是红嘴蓝鹊与松鼠的共生关系。

共生生物可不是大家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和谐共处,恰恰相反,它们是对方眼中的“大餐”,就像红嘴蓝鹊和松鼠——大鹊吃小松鼠、大松鼠也要吃小鹊。

红嘴蓝鹊的体长在54~65厘米之间。它的嘴、脚是红色的,头、颈、喉、胸是黑色的,头顶至后颈有一块白色至淡蓝白色或紫灰色块斑,其余上体紫蓝灰色或淡蓝灰褐色。下体为白色。尾长呈凸状具黑色亚端斑和白色端斑。它是大型鸦类,喜欢成群活动,经常成对、成群活动。

现在西湖边的红嘴蓝鹊越来越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的食物——西湖边的松鼠越来越多。

其实,青蛙和蛇也是属于共生关系的哦。在鄂教版第五册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青蛙和蛇》,小青蛙和小蛇在路上相遇,便玩在了一起。小青蛙教小蛇学习跳跃,小蛇教小青蛙学习滑行。分开后,小青蛙滑行着,小蛇跳跃着,各自回家。

青蛙妈妈和蛇妈妈听说了孩子的玩伴,都惊呆了。文中这么写到:“小青蛙?”蛇妈妈张大嘴巴,露出毒牙,“孩子,你的意思是你整天和一只青蛙呆在一起,却饿着肚子回来了?难道你不知道,吃青蛙是我们家族的习俗?青蛙的味道是很鲜美的。”

野生陆生动物怎么救助

咱们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动物的世界,我们人类懂得真的很少很少。动物专家说,没关系,保护它们、不打扰它们就好。

杭州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也在杭州动物园内,救护人员经常会接到电话:哪里有被抛弃的动物、哪里有受伤的动物……

2012年9月10日晚,一条“从天而降”的泰国鳄鱼名震杭城。当时,它就躲在省化工研究所门口,天目山路北面的绿化带。天目山路是双向八车道,人类活动密集区域。对峙了3个小时后,终于,把鳄鱼送到了动物园。因为它是外来物种,不能放生,所以饲养在了动物园的两栖爬行动物馆。

江志说:“其实,我们的救助一般只是一个护送的过程,像是蛇跑到了居民的家里,居民的生命受到威胁,我们过去把它抓走或者放归山林,而不是负责它的生老病死。”

前不久,一位热心市民打来电话,他在路边看见了一只刺猬,便向救助中心寻求帮助。

江志告诉了他三个解决方法。

第一,不要碰它,因为,当刺猬在环境中发现某些有气味的植物时,会将其咀嚼然后吐到自己的刺上,使自己保持当地环境的气味,以防止被天敌发觉,也使其刺上可能沾染某些毒物,以抵抗攻击它的敌人。所以,它的刺上可能会携带病菌,甚至有毒。

第二,如果周围有小树林,就把它赶到小树林里,那里有刺猬熟悉的生存环境,利于它的存活。

第三,如果前两点还是行不通,则由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实行救助。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首席记者 杨晓政 实习生 陈欣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