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大雾笼罩下的杭州上塘高架上,车辆举步维艰。 本报记者 林云龙 摄
浙北持续大雾,究竟从何而来
到昨天,浙北大范围的持续大雾,已经是第5天了。持续大雾从何而来?
省气象台副台长楼茂园说,上周五浙北地区雾气最大的是临安以西地区,能见度50米以下;上周六雾气最大的地方,就换成嘉兴了;上周日杭嘉湖,昨天杭州、湖州。
楼茂园说,浙北持续大雾,一方面是近期的大气环流决定,大气静稳,另一方面是西北风转为西南风,之前几天没有冷空气,风力小,海风就爬上岸了,空气湿度大大增加。加上昨天之前,杭州夜间天气晴朗,辐射降温,就有了冷凝的条件。
好在这个局面,今天应该会暂时终结,楼茂园说,昨天下午开始,冷空气渗透到了浙北、夜间抵达浙中,风雨效应下,今天明天基本不会出现大雾。
不过冷空气到浙中后,就没力气了,没法推进到浙南,所以浙南地区出现大雾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既然说到雾,霾也绕不过去。前天杭州中度污染,昨天上午一度重度污染、下午缓解为轻度污染。
楼茂园说,最近包括这一周,变化最大的是雾,昨天这样的大雾过后,还会有短时的雾。
霾倒是老样子,AQI(空气质量指数)基本在60-150之间,因为这一次冷空气强度有限,能一定程度改善空气质量,但不足以彻底冲刷天空。
有不少人还是傻傻分不清楚,雾和霾就有啥不一样。
一般来讲,雾和霾的主要区别主要看水分含量,也就是湿度的多少,湿度达90%以上的叫雾,湿度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就能见度来区分: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公里以内,就是雾。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且是灰尘颗粒造成的,就是霾或灰霾。
总的来说,这一周空气不会太好,但也不会太糟糕。
雾天开车,可得擦亮眼睛
随着冬季的到来,大雾还将不断“光临”。昨天,杭州交警部门提醒:近期起雾频繁,出行前一定要注意提前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了解路面起雾情况,尽量能够绕开交通管制路段或者“团雾”严重区域,一旦已经上高速或者进入“团雾”区域,首先要做的就是确保安全,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千万不能慌张。要保持冷静,握好方向盘,不要盲目加速或减速,虽然视线模糊,但仍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二、尽量提前下高速。如果发现前方有“团雾”或大雾,在距离和车道满足变道条件、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减速驶入最右侧车道,就近选择出口缓慢驶出高速或进入附近服务区暂避。
三、确保安全行车。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四、雾区千万别停车。碰到能见度极低的大雾,很多司机会本能地减速靠边停车,但这往往是致命的。进入能见度很低的“团雾”区域时,如果就地停车最容易引发连续追尾事故。如果因为发生事故或车辆抛锚不能继续行驶的,应尽量选择紧急停车带或路肩停车,立即打开双闪、放置警示标志,保证后方车辆更早地发现险情,以做好应对的措施。另外,车内人员也应立即撤离到路边安全的地方,并及时报警,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