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真的会来临吗?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09-24 06:15   

    62年来,杭州平均每十年增温0.28℃,气候变暖的脚步是快还是慢?

    “后天”真的会来临吗?

    浙江沿海城市应对暴雨洪涝,应防“关门淹”

    ——和著名气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面对面

傅誉君 制图

    本周一,一个“凤凰”台风让杭州人民牵肠挂肚,好在它对杭州影响不大。

    说到极端天气(极热、极寒、极旱、强台风、暴雨等),就让人想到它背后那只无形的手——全球变暖。

    杭州气候变暖的速度是快跑还是踱步?

    周一,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恰巧来杭州,就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的话题接受本报专访。

    丁一汇院士说:“杭州平均每十年增温的速度有些快的,节能减排应该说是比较迫切的。”

    海平面上升一点不浪漫 城市防涝应避免“关门淹”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在气候专家看来,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一点都不浪漫。

    据丁院士介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第五次报告(2013年)称,全球变暖是不争的事实,有多种观测数据支持这个结论。1880-2012年,全球海陆表面平均温度呈线性上升趋势,升高了0.85℃。研究表明,全球陆地冰川和格林兰、南极冰盖都在加速消融,北冰洋海冰和北半球春季积雪都在减少。冰川融化和海水温度升高引发的热膨胀导致了海平面上升。

    丁院士说,最近50年,中国海平面平均上升20厘米。预计未来30年,海平面平均将上升20厘米;到本世纪末,海平面将比21世纪初上升40至60厘米。海平面上升,对沿岸的压力就会增加。

    大家还记得电影《后天》里描述的情节吗?天气突然变得极寒,海水突然涌入城市,狂风暴雨……这些编织的情节并非完全没有依据。

    丁院士说,全球气候变暖和各种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密切相关,包括干旱化、暴雨,连台风强度都有增加趋势。“五水共治”战略,其中特别是“防洪水、排涝水”工程要考虑多重因素,尤其沿海城市要考虑海平面上升的问题。

    还记得“菲特”台风吗?丁院士说,余姚全城70%被淹数天,这是典型的“关门淹”。

    丁院士以余姚灾后治水的经验为例说,他们计划所做有三步:上蓄,外挡,下排。“上蓄是在上游地区修水库,以便在台风和暴雨期间蓄水;外挡则是适当加高堤坝和闸口,用来挡住海水倒灌;下排就是尽量疏通洪水。丁院士还提到,水利部专家对此次事件也极为重视。

    同时丁院士还提到,应适度提高排涝管渠的建设标准,五年一遇的标准太低了,否则城市内涝问题将不断突现。

    杭州平均每十年气温增长0.28℃ 这比全球平均温度涨得快

    杭州今年刚过了一个凉夏,是不是气候变暖趋势改了?丁院士说,这只是今年局部大气环流改变的结果,但不影响整体气候在长期比如百年内的变暖趋势。

    杭州零度以下低温日数(常年20.9天)的气候倾向率呈明显降幅。

    最近15年杭州市高温天气明显增多,高温日数(常年27.2天)为增幅。

    听丁院士这么一说,我猛地想起,我小时候冬天必穿毛线裤,还长严重冻疮。但30年后的现在,我基本要在深冬才会套上棉毛裤。

    杭州1951年-2013年平均气温和距平曲线显示,杭州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增温幅度为0.28℃/10年。这个速度快不快?

    丁院士说,杭州按增温幅度为0.28℃/10年算,30年的增温值为0.84℃。而全球百年增温幅度为0.74℃,中国百年增温幅度为0.91℃。通过这组数据你就可以看出,杭州的增温速度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了。如果不积极加以控制,也是超过全国百年增温速度的。

    预计“后天”中的情节 在200年内不会来临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极寒吗?“后天”真的会来临吗?

    丁院士说,电影《后天》有想象的成分,但也有事实。在12600年前,最后一个冰期-间冰期旋回期内发生的一个突然降冷事件,在短短几十年里降了10-20℃甚至更多,导致冰盖、冰川等现象发生,这个事件地质学家们叫新仙女木事件。这种突变可能是灾难性的。

    如今气候变暖,会不会突然降温而发生灾难?丁院士说,科学家们研究后基本上认为:北大西洋里的温盐环流是关键,它不断地向北输送热量,从热带输送到高纬度,使北半球高纬地区不至于这么寒冷。如果这个海洋的环流停止,不再传送热量,温度就立即下降,寒冷的冬天就到来。关键是什么时候海洋暖流会停止输送?现在证明,即使是到了2200年,这种暖流的输送速度最多减少三分之一,但它不会停止,只是减弱了,而且减弱得很缓慢,因而大约200年之内不会发生像《后天》里的情景。

    无车日后的低碳行动更珍贵

    向“节约之星”学一学很好

    “后天”的警报暂时解除了,但我们并不能松一口气。

    在IPCC第五次报告中说,人类行为极可能(95%)是近60年气候变暖的主因。

    丁院士说,和工业革命时(1900年前后)的气温比,全球平均温度上升控制在2℃内,气候一般不会出现极端灾难。而目前已经升温0.74℃。给我们的空间并不大。

    根据2005年中国公布的碳排放清单(已是最新数据),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达到21亿吨碳,平均每人1.6吨碳,折合二氧化碳是近6吨/人。这个数字已经相当高了。

    丁院士说,所有的人都需要最大程度地节能减排。

    当丁院士听说杭州在评选“节约之星”,他说这很好。垃圾分类、节水节电、绿色出行等这些节约行为都是符合“减少碳排放”精神的,值得好好提倡。

    杭州1951年-2013年年平均气温和距平曲线显示,杭州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增温幅度为0.28度/10年。

    丁院士本次是应杭州市气象局、杭州市科协、杭州市气象学会、杭州日报邀请做主题报告,会后接受本报专访。

    微 议

    它和每个人都有关

    记者 张蔚蔚

    全球变暖,和我有什么关系?这也许是你的本能反应。相对而言,也许你觉得“凤凰”台风和你的关系更密切。

    以下这些事你可能还有印象:去年杭州近一个月的连续高温;2008年1月的冰雪灾害,这场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雪灾波及14个省份;还有2009年冬天杭州首次天气然短缺,原因是北方特大冰雪造成北方天然气用量猛增,杭州就紧张了。

    你感受到的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长远看,全球变暖的影响,谁都逃不脱。

    自工业文明以来,我们点滴的进步造成了现在的气候变暖;那么现在我们要修复地球环境,也需要我们从衣食住行的生活细节开始。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张蔚蔚 曾瑞阳  编辑:陈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