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年纪,还能为党为人民做点什么?余杭径山镇双溪村的楼连根,去年做了个决定:“百年之后”将遗体捐献给国家的医学事业。
这位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也是我最后的一点点贡献。”
上周五,省市15家媒体的记者,来到楼连根家里,听听这位基层老党员最朴素的心声,探访他身上凝聚着的向上、向善、向美正能量。
“有人笑我,
从乡长当到村民代表,
干部越当越小嘞”
82岁的楼连根,精神矍铄,说起人生的过往,思路清晰——
我生于1933年,还是毛毛头的时候就因为战乱,跟着爷爷辈从浙江嵊县三界,逃难到了当时的余杭双溪乡。
7岁娘死了,9岁爹去世,为了养活自己,当起了放牛娃,饿和穷是小时候最深的记忆。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改变了我的命运。
作为贫苦农民代表,我积极参加建国初期开展的恢复生产、整治治安、土地改革等各项运动;还踊跃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但因体重不达标没能入成伍。
我是新中国成立后余杭县第一批基层干部,也是第一批中共党员。
1958年3月,我被任命为石濑乡乡长,刚上任县委组织部就找我谈话,因为家乡建设需要,希望我回去“救急”,但职务是副的。我想,不管是正的副的,那都是组织需要,二话不说,打起背包回家当副乡长。
1962年4月,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国家需要精简干部,我主动带头回乡务农,从一名国家干部变成了地道农民。
60多年来,我先后担任过双溪乡副乡长、黄湖区供销社组导员、余杭县供销社组导科副科长、仓前区供销社主任、石濑乡乡长、瓶窑区组织干事、10多年的大队党支部书记、3年生产队长、村民代表。
有人笑我,从乡长当到村民代表,干部越当越小嘞。可是我不在乎,我是党的人,永远听党的话。
“我不比职位大小,
要比就比工作劲道”
“我不比职位大小,要比就比工作劲道。”很多人都说楼老有点“背”,但他就像能自动屏蔽这些闲言碎语,只要认准一个道理,就认认真真坚持做好。
径山镇党委委员陈兴群说,楼老这大半辈子,“官”越做越小,但做事越来越多,贡献越来越大:担任双溪公社立新大队支部书记的10多年里,他发动和组织群众“农业学大寨”,开荒造地、开山造路,通过努力,大队的自备粮达到6万余斤;化城洋有块200亩的烂石滩,在他的努力下,改造成了茶园,现在是径山茶的茶园之一,每年可以给村里增加10万元收入。
2003年4月,楼连根从村民代表岗位上退了下来,此后领取少量生活补贴。而当初比他参加工作晚、工作职务低的很多同志,不仅后来职务越来越高,而且退休后每月都有一大笔退休金。
对此,楼老毫无怨言,且依然干劲十足——
2001年村道改造募集,在当时每月只有200多元生活补贴的情况下,他挤出3000元钱捐建;
从双溪通向南坞有条3公里长的砂石公路,每逢下大雨路面总被洪水冲得坑坑洼洼,他背着簸筐、手握锄头义务修路,一直坚持到铺上沥青;
2008年患结肠肿瘤,花去了家里为数不多的积蓄并欠下一大笔债,余杭区委组织部作为特困户予以帮扶;两年后,他主动写信给组织部,要求将帮扶转给更为困难的人。
“现在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新农村建设,都少不了他的参与,尤其与老百姓的沟通,更少不了他。”双溪村现任书记陈国强说:“村里年轻人都尊称他老楼伯伯,他是我们最尊敬的老师和长辈,他说的话年轻人听,管用。”
“捐献意向书上,
我写下:最后做一点点贡献”
60年的党员生涯,楼老想得最多的是如何为党的事业再作点贡献。
前几年,他想到了遗体捐献。打听了一番,听说捐献程序复杂,暂时把想法搁在了心里。去年7月,楼老在电视里看到一则专题,倡导党员干部要做殡葬改革的典范,这更坚定了他捐献遗体的想法。
他来到径山镇政府,找到了分管组织工作的纪委书记陈锦秋。陈书记说,遗体捐献,镇里、村里从来没碰到过,但看到老人主意坚决,镇里帮着联系了余杭区红十字会。
这事原本是背着家里人的,一来二去,便成了公开的“秘密”。老伴邱根花最反对:“农村里,讲究入土为安,你算怎么个事啊。”
“老太婆不同意,正常,我一次又一次做她思想工作。”楼老说,直到她点头。
去年中秋,楼连根正式决定死后将遗体捐献给国家医学事业,并且不办丧事。中秋节当天,与杭州市红十字会签订了遗体捐献合同。
“捐献意向书上,捐献人愿望一栏要写字,他写下:最后做一点点贡献。”现在说起这件事情,老伴还要忍不住悄悄掉眼泪。
“这些事我都记得,
谢谢她无怨无悔支持我的工作”
对党忠诚、工作敬业的楼老,心里也有个遗憾:“大半辈子下来,惟一遗憾的就是对不起二女儿和老太婆。”
1960年6月,楼连根在瓶窑区公所任组织干事。一天,他3岁的二女儿发高烧,爱人束手无策,托人打电话到瓶窑区公所,当时他正在张堰抗洪抢险第一线。
“情况危急,我走不开啊。”直到第三天,楼连根才赶回家送女儿去杭州治病,因为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女儿的病已转为脑膜炎,在医院住了29天,落下半身瘫痪,终身一级残疾。
楼老说,这么些年全身心投入工作,白天要么上班要么田里劳动,晚上还经常去村民家做工作、化解纠纷,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老伴一手做。
“有一年生产队分了1000斤番薯,老太婆一个人挑到家里刨成番薯丝,再去换大米。”楼连根说:“这些事我都记得,谢谢她,多年来无怨无悔支持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