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天子岭探访垃圾归宿 垃圾分类越细 处理越容易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06-27 07:49   

    垃圾是“混装填埋”吗

    在小区分好类的垃圾,到了天子岭,是不是又被重新“混装”在一起填埋?今天,80位市民代表见证了这个过程。

    杭州特有的垃圾收运模式——清洁直运,通过桶车对接、车车对接、厢车对接等方式,用压缩、密封的运输工具,将垃圾从集置点、接驳点收集后,直接运至垃圾处理场。这种运输模式决定了只要是在小区内分好类的垃圾,到了天子岭也会是分区填埋,不会混在一起。

    然而这个产业链,真正操作起来没那么简单。问题在哪?前置环节几乎都存在着问题。

    首先是源头。蓝黄红橘四色垃圾桶放在你眼前,你知道自家花盆中的残枝落叶该扔向哪一边吗?

    蓝色是可回收垃圾,绿色是厨房垃圾,红色是有害垃圾,橘色是其他垃圾。大部分的垃圾试点社区只分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听上去很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有数据表明,杭州主城区每天产生3500吨到4500吨垃圾,分类垃圾只占800多吨,除了非常微小的一部分有害垃圾外,其他都是混合垃圾,只能被“混合”填埋。

    另一个问题是社区配筒不规范。秉着“属地配备”的原则,社区垃圾桶一旦出现不够的情况,便有各种颜色的“杂筒”出现。一来居民产生混乱,不知该把哪类垃圾扔向哪只筒,二来垃圾车也只能把筒全部拖上车,导致有市民误解,以为是“混装”上车。现在,标志着“厨房垃圾”的直运车,只拉厨房垃圾的绿色筒或者有明确标识的,在天子岭,有全国首个规模化厨房垃圾处理项目,厨房垃圾完全可以“变废为宝”,每吨厨房垃圾经过处理,能够产生80方的沼气,天子岭每天处理的厨房垃圾,可以发3万多度的清洁电,最终送往华东电网。

    事实上,在天子岭,通过垃圾填埋产生的沼气,日发电量达11万度,全部并入国家电网。如果按每户每天用电6度计算,可供大约1.8万户居民使用。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陈文文 通讯员 来群英 章舜武  编辑:易晔
返回
在近900万人口的杭州,若将一年产生的垃圾堆在武林广场,相当于一座226米的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