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夏,你吃乌米饭了没
只需一场雨,初夏就被浇灭了,春天重新回来。然后再阳光几天,气温又蠢蠢欲动,春天又把自己当成了夏天。
这一周,杭州在晴与雨之间摇摆,一头连着春天,一头恍若初夏。待到一切都平稳了,气温不再过山车时,那才是夏天,不过得等到下旬。
所以,今天的“立夏”,并不是真正的夏天,你可以当它是夏天发来的邀请,然后越发珍惜眼前的暮春。
今起雨停转连晴
预报中的阵雨,难得准了一回。
雨水浇湿了“五一”小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截至昨天16时,全省近12小时降水量为9.4毫米,基本下在了浙北和浙西等地。
气温一夜之间蔫了,昨天杭州最高气温仅18.1℃,3-4级阵风吹过,久违的春寒又爬上了胳膊。不过毕竟是5月初了,冷空气来去匆匆,今天基本就没它什么事儿了,等到你醒来上班,雨水也跟着走了。
中央气象台监测也显示,南方地区的降雨迅速减弱,新一轮降雨差不多要到周末。
阳光出来后,气温慢慢爬回2时代,到周三周四,又开始新一轮的爬温运动。只是,能不能刷新“五一”创下的纪录呢?
8-9日,新一轮弱冷空气将自西向东横扫我国,轮到我们要到9-10日。
省气象台预计,新一轮冷暖气流碰面,目前看几成定局。所以,9-10日全省还有一次比较明显的阵雨或雷雨天气,具体的时间和范围,等临近了再看。
这也和中央气象台预计的降雨趋势吻合:8-10日,全国主要降雨区位于江南中南部、华南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总降雨量一般有40-80毫米。
春天余额不足还剩20余天
先来看看,4月春天交出的成绩:
来自省气象台的统计, 2014年4月气温全省平均为16.9℃,比常年同期偏高0.7℃。
4月降水量全省平均为100.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3成,比上年偏少30.6毫米。
月降水日数全省平均为14天,比常年同期偏少1天,比上年偏多2天,各地分布在11~19天之间,杭州偏少幅度为1~6天。
五一小长假里,全省多数地区有1-2天的日平均气温,超过了22℃。不过,夏天的硬杠杠是,必须平均气温连续5天超过22℃,杭州还差一大截。
所以,今天的“立夏”,只意味着季节转换,越来越快,气温整体呈现明显升高趋势,但还不是真正的夏天。
虽说,天文学上,“立夏”意味着春天的结束,这个观念,从战国末年就传承了下来,只是现代的气象学定义里,“立夏”尽管带个“夏”字,除了华南,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是属于春季,平均气温还在18-20℃之间。
这和“立冬”属于秋季、“立春”属于冬季,“立秋”属于夏季一样,天文学和气象学,时差一个季节。
杭州常年入夏时间为5月下旬,不管这周中期气温发不发飙,都只是夏天的错觉。
不过,今年的春天,明显余额不足了,留给我们的春光,仅剩20余天,这还是建立在气温发挥正常的前提下。
今天你吃乌米饭了没?
不管平日吃什么,今天“立夏”日,杭州人饭桌上必有的,不是蚕豆饭就是乌米饭。
在江南一带,立夏以后正是青蚕豆上市的时节,所以不少人家会将蚕豆跟大米饭一锅煮,称为“蚕豆饭”。没吃上一碗蚕豆饭,这“立夏”就像没过一样。
我吃的蚕豆饭里,还加了一点雷笋、豌豆、苋菜,寓意“五谷丰登”。
杭州一带还流传着立夏吃乌米饭的习俗。关于“乌米饭”的来历有不同的说法,最为人信服的说法是:战国时期,孙膑被庞涓陷害,被关进猪舍。为瞒过庞涓爪牙的监视,老狱卒用乌饭树叶煮糯米,捏成一个个呈乌褐色的极像猪粪的饭团子,偷偷送给孙膑吃。
孙膑第一次吃乌米饭,就正值立夏那天。这个节气,在南方人看来,是“迎夏之首,末春之垂。”
“立夏”之后,天气逐渐炎热,雷雨逐渐增多,饮食就要讲究清洁和清淡,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
多吃些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梨等新鲜果蔬,还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香菇都不错。
那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也可以准备起来了。
要是觉得太清淡,那就多吃点鱼和瘦肉吧,别的重口味饮食,留到年底再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