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十四中昨天满110周岁 2000名校友穿越老校门找寻那些年在一起的时光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05-03 06:30   

 

老校友在照片墙上找到了自己。杨晓轩 沈蒙和 摄

现在学校的校门越造越气派,但是都没有杭十四中校园里的两扇复古校门有人气。

昨天上午,从18岁到80岁的2000名校友穿越老校门,找寻自己青葱年少的美好回忆。这两扇校门,一扇写着“浙江省立杭州女子中学”,另一扇写着“杭州市第十二中学”,门后是两面超长的照片墙,墙上全是老照片。

大家熟悉的杭州第十四中学,昨天迎来了110周岁。

杭州的百年名校不多,十四中很特别,它曾是浙江省当时规模最大的女子中学,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改名“杭州五七中学”,开始招男生。一墙之隔的杭十二中,也在若干年前并入。

昨天校庆的主题是“寻找那些年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让我们也一起回顾,在这110年中,一所学校经历了怎样的风雨。

1904年(清光绪30年)5月2日,7位维新人士租民房建校,取名“杭州女学校”,第一年有学生45人。学校争取妇女受教育权利,当年还创立“天足会”,革除妇女缠足恶习,此后学校一直是杭州反帝反封建、提倡男女平等的一面旗帜。

当年在这所学校上学,是怎样的情形?1925年五卅运动后,因领导学生运动被宁波女子师范学校开除的陈修良(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中共南京地下党市委书记,解放后曾任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转入学校就读过一年,她曾在回忆录中写道:

“那时杭女中的校长是郑晓沧先生。他有爱国的热忱,专心致志培育年轻的一代,像我这样一个带着‘过激分子’帽子的学生,一般学校是决不敢收留的;但是郑先生却是与众不同,不经考试,只凭一纸转学书,就让我入学,这使我突然觉进入了一个明亮的天地。”

“先生思想进步,并不像当时的其他女校那样以培养贤妻良母为宗旨,而是教育学生独立思考。郑先生还亲自担任高年级的英语课,他选了英国出版的一本讲文明礼貌的书,作为教科书。他对学生彬彬有礼,亲切委婉。”

60岁的赵阿姨昨天最早赶到照片展现场,她也是第一波送老照片来的校友。那天,她赶到学校,从包里拿出一只旧信封,从袋里小心翼翼拿出一张旧照片。照片大概4厘米见方,有点泛黄,但依然能清晰地看到,两个扎辫子的姑娘站在校门口微笑。

赵阿姨记得很清楚,这是1972年10月29日,她在杭州市第十二中学校门口,与高中同班同学合影(当年杭十二中有初中部和高中部)。

这张在校门口的照片,赵阿姨珍藏至今的最重要原因是,“每一个学生都是进了校门才受到教育,所以校门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学生时代最美好的回忆。”

现任校长邱锋说,校友的热情超出了她的想象,这是母校的情节,也是回忆的力量,原先预备的2000条红丝带,早上9点不到就分发完了,很多老校友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照片,都感慨不已,有的还激动得哭了。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沈蒙和 本报通讯员 寿淑燕  编辑:王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