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琳仙境,曾经是炙手可热的溶洞游旅游产业的“代表作”——1979年初探,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在1987年左右迎来过全年120多万人的客流量。
之所以说“曾经”,是因为这个以“洞境”吸引来宾的旅游方式,已经从红红火火变成了不温不火。瑶琳仙境每年的游客量维持在近80万人左右,不复往日的兴盛。
昨天,记者从负责经营管理瑶琳仙境景区的富春旅游集团处获知,瑶琳仙境景区将联合红灯笼外婆家景区、天目溪漂流景区进行整合,开辟“大景区”概念——“洞境”这下真的要有大动静了。
溶洞游产业风光不再 年客流量达到50万人以上溶洞屈指可数
“瑶琳洞,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洞口阔二丈许,梯级而下五丈余,有崖、有地、有潭、有穴;壁有五彩,状若云霞锦绮;泉有八音声若多鼓琴笙;人语犬声,可惊可怪。盖神仙游集之所也……”。
从古代记载中不难看出,瑶琳仙境极具风光,洞内不仅有钟乳石美景,还有潺潺水声作伴。不过,当溶洞游兴起后,这样的场景放在游客的眼里,就是“大同小异”了。
“全国溶洞游产业中,瑶琳仙境排得上前三甲,去年接待了76万多人,前年更多,接近80万。”富春旅游集团总经理姚朝军说,“排在前面的只有湖南张家界的黄龙洞,年接待游客量300万人左右。”
数字看似庞大,但溶洞游产业实际已经很难再“游动”。和瑶琳仙境距离不远的桐庐垂云通天河,去年接待游客量仅18万多人次;安徽广德太极洞同样是20万人不到;负有盛名的无锡善卷洞,去年也只迎来了30多万的客流量。
“就全国范围来说,年客流量达到50万人以上溶洞已经屈指可数,普通点的溶洞基本上只有10万人左右。”姚朝军说。
拆除人为设施、灯光秀登场、开发云河飞洞 这些努力都挽救不了产业走下坡路的趋势
洞是“死”的,怎么样把它做“活”是富春旅游集团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从1987年到2000年,瑶琳仙境客流量一直下降,“就像股票走势一样,1987年达到峰值之后,一直下降,2000年是个拐点,才有缓慢回升,但一直未能超越1987年。”
为了让瑶琳仙境显得更加独特一些,富春旅游集团拆除了2000年之前搭建的人为设施,譬如“神仙世界”等;洞内灯光也进行了改造,2010年,国内首家大型溶洞“灯光秀”闪亮登场,整台“灯光秀”不仅集声、光、电于一体,还穿插引入了带有桐庐元素的故事情节。
同样在2010年,瑶琳仙境还推出了休闲项目“云河飞洞”——在漆黑的洞中放置闪亮的萤火虫,游客们乘坐皮筏,在溶洞的水流中“漂流”。这个看起来很美的项目,由于萤火虫提供时断时续,可以说不是特别成功。
然而,众多的努力似乎也挽救不了溶洞游产业的“下坡路”之势,在姚朝军看来,溶洞游产品单一,前景不太乐观:“瑶琳仙境发展下去,年客流量到100万就差不多了,再上去就有难度。而且洞内的休闲空间不大,如果不从洞外着手,很难实现突破发展。”
三大景区整合,增加主题公园项目 票价有所下降,或在150-180元
基于上述原因,富春旅游集团设计出一套景区整合方案,力求打造适宜现代生活的休闲项目,增加整个景区的含金量。
根据方案,红灯笼外婆家、天目溪漂流、瑶琳仙境这三个距离较近的景区将组成“大景区”概念,同时还将增加一个具有现代科技含量、比较冒险刺激的项目,“就像杭州乐园、无锡方特这样的主题公园,目前还没有确定选址。”
同时,每一个小项目也会进行微调。以天目溪漂流为例,由于水域不深的关系,只能进行皮筏、竹筏漂流。为此,富春旅游集团打算在附近大桥边拦一道堤坝,抬升水位,以方便水上自行车、夏季游泳等更加丰富的娱乐项目加入。
姚朝军表示,景区整合方案什么时候实施现在还未确定,但可以预估的是,一旦进行整合后,景区票价肯定会有所下降,大约会在150-180元左右,而现在3个景区的票价加起来要达到230元。不过,后来增加的游乐项目很有可能实行单独收费。
目前规划方案已经通过专家论证,正在走审批流程。姚朝军说,方案落实后,集团将先行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和停车场,为未来游客的增量作出准备。
“现在出了景区就没有什么风景,但整合之后,点和点之间肯定是要互相衔接的。”为此,富春旅游集团将和政府部门协作,在美化村道、县道上下功夫,让附近居民感受到“全民旅游”和“休闲就在身边”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