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西湖边游人如织。 记者 胡聪 摄
杭州市气象台提供
前天的清明节,天气晴朗,暖烘烘的阳光下,很多外出踏青和扫墓的人手里都拿着一件外套,身上只穿了衬衫或T恤。
不过到了昨天,气温下降了近7℃,阳光一没了影,感觉就有点阴飕飕的冷。在室外,一件衣服是扛不牢了,街上,大家都把外套重新穿了起来。有朋友甚至说,是不是该把棉毛裤穿起来了?
这就是春天,一个让人穿衣混乱的季节。
接下来一周,杭州的天气阴雨天是常态,好在最高气温都在20℃上下,还算舒服。没有较强冷空气的影响,穿一件方便穿脱的外套,可以根据早晚气温的不同,自己调节。
两头阴雨中间晴
洗洗晒晒周三最好
今天到明天,都是阴天,偶尔还会飘落一场小阵雨,所以今明两天出门时,包里最好带把伞,因为说不准走在路上,就会来场雨。
到了周三,阴雨暂歇。如果家里要洗洗晒晒,最好安排在这一天,这一周能见着阳光最多的日子,就是周三周四了,而且最高气温也有25-26℃。相信穿上晒过阳光的衣物,会有暖暖的味道,即使接下来还是阴雨天,心情也会好一些。
周四开始,阳光退场,杭州天空的云层又将越堆越多。周五和周六将和周一周二的天气一样,阴沉沉的天空,还有几场捉摸不定的阵雨。
上周五《我是歌手》决赛,近来大红的邓紫棋和方大同合唱了一首汪峰的《春天里》。
汪峰在创作《春天里》的时候曾说过,这首歌不光有伤痛和回忆,还有对未来的希冀,春天是一个万物萌动、破土而生的季节,蕴藏着未来美好日子的希望。
这其实正是春天的另一面,一面是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另一面是阴雨绵绵、春寒料峭。阴雨过后,阳光普照的日子应该也不远了。
清明后谷雨前
喝新茶的好日子来了
清明是祭祀扫墓、追忆先人的日子。不过在古人的观念里,清明还有一重意味,《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对于茶来说,清明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过了清明,茶叶从“明前茶贵如金”的高身价,回归到普通人都喝得起的平民价。
清明前采制的茶叶,因为芽叶细嫩、产量少,多少有些奇货可居。最近我的微信朋友圈里,一有人晒上一杯明前龙井,下面的回复先是“嫉妒羡慕”,接下来就是求赐一杯茶了。
对我来说,明前茶虽鲜,也香,但性价比低了些。我更喜欢清明后的雨前茶,价格便宜还耐泡。
清明后到谷雨节气前,这个时候,气温稍高,茶的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也说过:“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对喝茶的人来说,生长在杭州确实是一件幸福的事,有太多品种的茶可选。比如我的办公室桌上,就藏了不少杭州的本地茶,有去年还没喝完的余杭径山茶、桐庐雪水云绿,有上周转塘龙坞的嫂子送来的明前龙井,还有自己淘宝网购的千岛湖银针。
每天上班,开电脑和泡茶是并列的第一件事。这些各具叶形、汤色和回味的绿茶,让整一天的工作充满了动力。
雪菜炒蚕豆马兰头炒豆干
绿莹莹水灵灵的春菜已经来了
清明假期前,我和几个在杭州的老同学一起回农村老家,预计路上可能会堵,其中一位同学特意提前给他妈妈打了电话:“回去晚了,能不能都上我家吃饭?”
到同学家的时候已经快晚上8点了,同学的妈妈做了满满一桌菜:雪菜炒蚕豆、酱爆螺蛳、油焖春笋、荠菜炒豆腐干、咸肉炖春笋……
吃着这些菜,我满心欢喜。这些可都是春天里的时鲜货啊,这才是家里的味道,也是春天该有的味道。
别看这一周是阴沉沉的天气,各种绿莹莹、水灵灵的春菜已经充斥田间地头,占领我们的餐桌了,毕竟是到了“四月天,食春味”的季节。
在杭州的山地里,马兰头是最多的野菜。虽然现在有了大棚种植,一年四季也都能吃到,但总觉得不如这个季节的香,那股该有的味,也不是反季蔬菜所具备的。
清明后,出去踏春的时候,不妨找找地上的马兰头,根茎高高的,叶片长长的,很好认,也很好找。而且马兰头喜欢一簇簇长在一块,找到一两片这样的马兰头聚集地,几个人用手掐掐,很快就能凑齐一盘菜。
回家后,马兰头先用水焯一下,去掉它的涩味和毒性,然后和切得细碎的豆腐干一起炒。在油锅里,那股凉凉的特有香味就能闻到,还没吃着就让人心情愉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