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强荣和央视名嘴郎永淳一家均评上了全国“和谐家庭·幸福榜样”。
生前多奉献 死后再捐献 要留幸福在人间
朱强荣,这个被人叫了20多年的“极品志愿者”,前两天又从北京领回了个奖。不过本次获奖,老朱是代表他们一家三口去领的。
全国妇联宣传部给全国30户各具特色的家庭授予了“和谐家庭·幸福榜样”荣誉称号,全杭州就他们一家。
提起朱强荣,很多人不会陌生,这个总骑着小电驴奔波在社区、医院的浙江省“身后捐献角膜001号志愿者”、省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志愿服务总队长,用他多年来的志愿服务赢得了大家的肯定。从事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以来,共为300多人协调了器官捐献移植。
获奖当天,有央媒记者采访他:你的家风是什么?
老朱脱口而出:“生前多奉献、死后再捐献,要留幸福在人间。”
老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老朱与妻子赵丽安都是杭州人,1988年组成家庭。1997年老朱报名捐献自己的角膜和遗体,此后开始了劝捐器官的爱心事业。
因为不想错过每一个让患者康复起来的机会,老朱手机总是24小时开机,经常半夜出门去医院。对于他做的公益事,一开始赵丽安有些牢骚,不仅仅是担心他的身体,也听到了一些人的不理解和批评声。
随着老朱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人体器官捐献知识,愿意加入这个行列,也有越来越多的受惠者家属握着朱强荣的手表达感谢,赵丽安也越来越理解丈夫的事业,并一直默默支持。
“对于妻子,我是很感谢的,家里的事,我是个甩手掌柜,都是她在忙前忙后的。”说起爱妻,老朱一脸的幸福。
老朱的爱心事业正代代接力。女儿朱玲,明年就要从浙江财经大学硕士毕业。在父亲的影响下,在学校她是护绿使者,带着同学们回收旧电池,还和新昌的贫困孩子、敬老院的老人结了对子。最令朱强荣欣慰的是,21岁时,朱玲成了浙江省人体器官志愿捐献者。
前不久,在小营街道梅花碑社区的最美一条街里,朱强荣工作室正式成立了,这是浙江省第一个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室。墙上清晰地写着八个隽美楷字:“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朱强荣说,这句话和他的家风都是激励他在人体器官劝捐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动力。如今已有100余人来到这间工作室签下了捐献协议书。